越调起源发展现状简介越调有哪些代表人物?
越调简介:越调的起源是什么?越调有什么特色?越调有哪些代表人物?越调的发展现状如何?本文马上为你介绍:
越调简介
越调是河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河南全境、湖北西北部、陕西东南部、安徽西北部、山西东南部、河北南部。越调的主奏乐器早期是象鼻四弦,后来一般用坠胡。
越调除戏曲形式外还有曲艺和木偶两支分支。1942年河南发生大旱,期间许多越调艺人(如张桂兰)等都曾转入过地摊说唱,等灾荒过后,再重新回到舞台来演唱戏曲。木偶的越调分支在南阳一带十分盛行,其中有些民间职业木偶艺人至今仍十分活跃。
2006年5月20日,越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越调的起源
关于越调起源,流传有多种说法。其中之一据说越调原本被称为“月调”,乃中国古代戏曲的一般地方剧种所共同拥有的“平、背、侧、月”的四种调门之一。根据现存的资料考察,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越调已经在南阳一带地方广泛流行开来。尤其在南阳一带,他的民歌小曲“四股弦”专门采用月调来进行演唱,之后慢慢演变为专门的戏曲,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越调”,究其根源,实际是由南阳梆子的一种变体演化而来。
最早的时候的唱腔原先是曲牌格式体制的,后来由于受到梆子等戏种的影响,在演出的剧目上逐渐正规化,其具体形式随着由“正庄戏”(也即袍带戏)到“外庄戏”(大多为传统民间生活戏)的过程而发展变化。越调的表演开始由曲牌体向板腔体过渡,乐队也由以唢呐、竹笛为主过渡到以四弦乐器为主。
越调在清朝末年发展到了它的兴盛时期,其在河南西南部地区出现了很多专业班社。较早的有同治四年(1865)前后的西峡三泰班、同治十三年(1874)前后的淅川六房科清平班、光绪三年(1877)前后的内乡、淅川(杨营)永和班等。
除了在河南本省的发展外,有的班社还向外传播远到外省市去演出,例如湖北郧阳柳林陂罗公庙舞楼上,就保存有”光绪三年二月内、阳二邑(杨营)永和班月吊(越调)在此一乐也”的戏班题壁。根据当地老艺人们的追述,据说在当时,仅汝州、宝丰、郏县就有一百多个越调班社,在邓县也有几十个科班。在辛亥革命时期,越调也有很大的发展,那时演出的剧本《火烧梅伯》、《赵公明归天》、《三仙妹》等戏还采用唢呐作为伴奏乐器。
1917年,南阳大越调班子还曾经到过开封老羊市戏院演出。此后,著名的越调班社计有邓县老越调班、长葛县长庆班、舞阳大越调班、许昌一道辙班、襄城石行班与七班、禹州马车厂班、新郑县四街戏班等。在此期间,以舞阳班的老桂红为首的一批女演员开始登上越调舞台。进入抗日战争时期,河南地区的职业班社逐渐减少,越调的传播也受到限制,到解放前夕,保留下来的专业班社已经寥寥无几了。
新中国建国以后,于1959年举行了河南省越调会演,汇集了全国上下十六个专业越调剧团,共有一千多名越调工作者会聚许昌,是越调界空前的盛会。
在1966年以后大部分越调的剧团逐渐解散,于1976年之后才逐渐恢复。现今河南省有专业越调剧团十三个。
越调的特色
一、唱腔
越调的唱腔形式最初为曲牌体,清代中叶以后逐渐变为板脸体。其调式也相应地主要用宫调式,一般只在插曲性质的曲牌调子中偶尔采用其他调式来演奏。越调的唱腔优雅纯朴,其板式有诸如慢板、导板、铜器调、赞字、哭腔、流水、飞板、紧打慢唱等,同时具备有慢、中、快、散等多种节拍形式。此外还有吹腔和杂调等形式,例如〔牙牙哟〕、〔娃娃腔〕、〔一串铃〕、〔小放牛〕、〔点绛唇〕、〔潼关调〕、〔阴风歌〕、〔探亲家〕、〔梅花酒〕、〔神童令〕、〔十三哼〕等。
越调所采用的调高一般为1=E或1=F,唱腔则由上下句形式构成,上句一般大都停在调式的主音以外的其他各音上,而下句则一般停于调式的主音上。越调的唱词一般以七字、十字为主。它的句法结构有起眼落板、起板落板、起眼落眼、起板落眼等多种形式。
二、乐器
越调的伴奏乐器在文场一般以象鼻四弦为主,后于20世纪初逐渐改造成短杆形式,音弦的定调也随之发生改变,此外再搭配上弹弦乐器月琴,就构成越调伴奏的”三大件”。除此之外的伴奏乐器还有诸如竹笛、三弦、唢呐、笙等。
发展到建国以后又增加了二胡、中胡、中阮、古筝、琵琶、大提琴等。越调的武场伴奏则一般以鼓板、手镲、大锣、小锣为主,再配上堂鼓、低音锣,后来又逐渐增加进许多种色彩性、效果性的打击乐器,使其工富有表现力。
三、唱词
越调在唱词上,其原有的传统戏结构十分严密,唱词少,道白多,语句相对比较文雅深奥,在唱调上也按一定的曲牌和调门演唱。现代剧中大都是根据说唱的故事和小说新编的剧目,唱词多,道白少,通俗易懂。越调在唱腔曲牌上一向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调口的说法。
越调在演唱的时候以真嗓为主,假嗓为辅。早在清朝末年曾经盛行的句尾拖腔的形式,以假嗓八度上挑的唱法,现今已经极少被使用。净行的演唱的活动音区要比其他对应的行当高五度,所以大多采用假嗓演唱。因为越调的各行当在清代时都是男演员,因此比较容易采用同宫同腔的方式。
发展到20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女演员的登台唱戏以后,越调逐渐采用了男女同宫异腔的方法。
越调中的赵调在其表演技巧上还有一些特殊的技巧,如贾狗娃(假得酥)饰演大净角色能七窍出血,樊书运饰演周瑜时能咬牙作响,杜天云拌演赵公明能做到口出獠牙,刘金钟饰演李俊时还能变脸作色等。
四、行当
越调的脚色行当齐全,包括大红脸、二红脸、文生、武生、大净、二毛、三花脸、正旦、花旦、闺门旦、浪旦、武旦、老旦等十几种,每个行当都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滋生出了申凤梅和毛爱莲为代表的一些著名表演流派。
五、音乐
越调的音乐丰富,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之说。
九腔:前五腔分别叫一腔、二腔、三腔、四腔、五腔,都属于[慢板]。从第六腔始转[流水]。但也可以从第二腔或第三腔或第四腔转[流水]。第六腔称彩腔。第七腔称吹腔,属于曲版体。第八腔称昆腔。第九腔称哭腔,速度较快。
越调的代表人物
一、毛爱莲(毛派)
1930年3月1日生,河南省舞阳县人。 著名越调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9岁学戏,12岁登台演出,16岁自办“兴爱剧社”,19岁任周口市“红光越剧团”团长,曾任许昌越调剧团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文联理事,河南省人大代表,许昌市人大常委,全国劳动模范。
毛爱莲中国著名越调表演艺术家,越调“婉约派”奠基人和越调“毛派”创始人,被誉为“越调皇后”,越调“常青树”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文联理事,河南省人大代表,许昌市人大常委,全国劳动模范。
1965年,她在《斗书场》中扮演大凤娘代表中南地区赴京演出,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一起合影留念。这是她一生中最大的光荣和幸福。
毛爱莲的风格似说似唱,悦耳动听,她那风格独特的嗓音,演唱起来虽不高亢,但却清新优雅,耐人寻味,尤其是鼻腔共鸣的运用,更具独到之处。毛老师的唱腔清纯、俊丽、流畅、纤细,艺术评论家曾把其概括为甜、纯、清、巧、情、快6个字。
二、陈静(陈派)
出生于1944年8月,汉族,河南省商丘县人,1956年参加工作,国家一级演员,主攻刀马、青衣、花彩旦行、兼演小生、官生行,曾任河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省剧协副主席。
陈静同志在四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主攻刀马、青衣、花彩旦行、兼演小生、官生行。对戏曲艺术执著追求、精益求精,在舞台上树立了无数个生动逼真,惟妙惟肖的艺术形象。在传统戏《杨门女将》中饰穆桂英,在新编历史剧《红娘子》中饰红娘子,剧中唱、念、做、打,耍刀舞剑踢出手,显示了她扎实的基本功底。
她在电影艺术片《李天保娶亲》中饰演的张妻,嫌贫爱富、惜财如命;《诸葛亮吊孝》中饰演的小乔仪态万方,雍容华贵;《智收姜维》中饰演的姜妻是非分明、伸张正义,把不同时代、不同环境的三位女性的鲜明个性刻化的恰到好处,栩栩如生。她还在《白奶奶醉酒》中饰白奶奶,在《李天保娶亲》中饰张爱莲。
其表演油腔滑调,妙趣横生,且憨态可掬,戏而不谑,展示了她花彩旦行的多才多艺。主演剧目:《杨门女将》、《红娘子》、《李天保娶亲》、《诸葛亮吊孝》、《智收姜维》、《白奶奶醉酒》、《杜鹃山》、《蝶恋花》、《苦菜花》、《吵闹亲家》。
三、袁秀莲(袁派)
1941年生,1957年考入襄城县越调剧团。1960年随团调入许昌地区越调剧团,曾任副团长、团长。系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戏曲协会越调研究会常委。1988年被评为国家二级演员。被誉为越调艺术“三绝”。曾获长影第四届小百花奖。
在几次进京汇报、献礼演出中,曾受到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在继承老师刘秀荣(艺名双辫)“贴近生活,情真意切,朴实流畅”特点,又吸收了申派刚健宏亮和毛派柔美纯净的特点。在“刚”与“柔”方面狠下功夫,有广泛吸收其他剧种的演唱艺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高音激昂清脆嘹亮,低音浑厚淳朴甜美。
四、何全志(何派)
河南商水县人,1936年5月15日生。著名越调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文联理事。自幼跟随越调名艺人何金堂学戏,后拜李金山为师学铜锤花脸,又改学生行及其他行当,为以后适应塑造各类艺术形象打下了基础。
在表演上深得越调名艺人张秀卿的教益,后又长期与越调表演艺术家申凤梅合作,深受其艺术影响。1963随河南越调剧团赴北京演出了《李天保吊孝》、《智收姜维》,分别扮演张忠实和姜维,初露锋芒,很受田汉,马连良,李少春,袁世海等艺术家的赏识。
1965年初在现代戏《扒瓜园》中饰宋大伯,参加中南戏剧汇演,并赴北京参加全国现代戏汇演,同年该片拍成彩色戏曲艺术片。1979年到1981年间,先后参加拍摄戏曲艺术片《李天保娶亲》,《诸葛亮吊孝》,《智收姜维》,分别扮演张忠实,周瑜,姜维。1982年在新编历史剧《明镜记》中又成功塑造了魏征的艺术形象。
越调的发展现状
河南省只剩下河南省越调剧团和许昌市越调剧团两个专业演出团体,资金缺乏,新剧目产生困难,艺术人才青黄不接。当务之急是加大政策扶植的力度,调动各种力量对之进行抢救和保护,首要任务则是对老艺人的绝活儿进行抢救性挖掘。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越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2月18日,著名越调表演艺术家何全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调传承人。
慈禧身为大清太后弟弟却穷困潦倒
古人家风家训10则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