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六次南巡是什么目的?
清朝康熙皇帝曾先后六次南巡。南巡是皇帝一项重要的礼仪活动。康熙皇帝在1684年、1689年、1699年、1703年、 1705年和1707年连续六次南下。
有人认为,康熙南巡主要是“赏玩川泽”,是“艳赏江南”,说白一点是为了欣赏江南 的风光和美女。如果这样,他就与历史上的隋炀帝差不多。那么康熙到底为啥要一次又一次地到南方去?
一些人认为,康熙每次南巡,其实都 是有目的的。康熙继位以来,农民军余部和南明小朝廷等各种力量的强烈反抗不断,直到1662年才镇压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摧毁南明小王朝,俘获永历皇帝,统 一了全国。但不久,又爆发了长达八年的三藩叛乱,直到1682年才平定三藩,1683年收复台湾,清朝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大规模军事镇压才告结束。
至此, 明末清初以来的战争进行了半个世纪,连年的战争使得人口急剧减少,土地大量荒芜,经济萧条,恢皇帝卤薄图复与发展生产已成为当务之急,康熙也明白到能否发 展生产直接关系到政局的稳定。接下来,一次又一次的南巡,实际上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即促进生产,安抚民心。
康熙南巡的最重要一件事是 治理黄河。当时黄河从河南开封南下,经徐州、宿迁入海,黄河与运河在苏北的清河县相交,淮河、睢水流入洪泽湖内,也在清河县泻入黄河。那里河流交错,水情 复杂,经常泛滥,河南、安徽、江苏、山东数省受害不断。康熙六次南巡,前三次主要是为了调查了解灾情,后几次是为了亲自部署治河。
1684年,康熙来到治河重镇宿迁,作出了开挖海口、疏泻下河地区积水的决定,并命安徽按察使于成龙负责这项工作。第二次南巡时,康熙提出了自己治河的总 设想。但这段时间内的治河成绩,康熙并不满意。1699年的第三次南巡,康熙亲自测量、规划、部署。次年,他任命两江总督张鹏翮为河道总督。
1703年, 为了检查张鹏翮的工作,他又第四次南巡。这次南巡中,他两次乘船下河,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1705年,康熙又来到黄淮流域视察,见到当时的治河工程后, 他说“朕心甚为快然”,对下属工作比较满意。
1707年的第六次南巡是张鹏翮要求的,康熙乘船来到清河县,查看了那里的地形,并测量水位、流量,对工程中 的技术性失误进行了纠正,对治河工程中毁坏民田的事情十分愤怒。
康熙南巡的另一重要目的是“观览民情,周知吏治”。南巡的山东、江 苏、浙江等东南沿海各省,历来是中国封建经济文化兴盛之地,士绅集中,康熙就谒明陵,祭孔子,召见学者,奖励文学。
1684年,他第一次南巡时亲赴曲阜, 举行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他还不断举行各种考试,增加江浙一带入学名额来奖励文学。1705年,他南巡到江宁,决定选拔一些皇宫内的书记抄写人员,这对于 江南读书人来说,可以直接为皇帝服务,将来晋升的机会较多,所以报名者十分踊跃,仅苏州一地的考生有五百多名。每次南巡,他还要召见还乡旧臣或亲临他们的 府第,为其题匾题联,以示优容。
康熙南巡的目的一方面是欣赏南方的山水美景,但是重点还是巡查南方经济建设情况,因为江南地区产业众多,必须要发展好经济建设。
巴西的特色礼仪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