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五次人口迁徙?
中国近代由于发展不平衡等各方面因素使得人口发生五次大的迁徙,分别是闯关东、走西口、蹚古道、下南洋、赴金山。接下来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闯关东
关东的“关”指的是山海关,关东就是山海关以东,闯关东指关内(山海关以西)的人在清入关后到民国时期数百年间背井离乡到山海关以东去谋生的历史事件。
清军入关以后,为了保持龙兴之地的稳定,实行了民族等级和民族隔离的制度,严禁汉人通过山海关进入满清的龙兴之地去开垦农业,满族贵族末路退出关东,满族倾族入关,关东人口剧减,借口“祖宗肇迹兴王之所”保护“参山珠河之利”,长期对关东实行封禁政策,是关东地区保持了原生的未开垦的状态。
1644至1667年,《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规定“招至百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其中23年间“鲁民移民东北者甚多”,许多辽东地区因移民而“地利大辟, 户益繁息”。山东的百姓大多迁至了大连和丹东,而其他省份的百姓大都迁至了辽西和辽北地区。
1668至1860年,为维护东北固有风俗和保护八旗生计,康熙七年(1668年)清廷下令“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对关东实行禁封政策。直到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爆发后,使得满清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减弱,沙俄入侵东北黑龙江,满清政府为了维护对关外的统治,被迫放弃封禁政策,开禁放垦,鼓励移民关外,发展关外经济。
而在关内的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发生水灾和人地矛盾突出一些关内的人也在找能够生存的土地,于是一些自发性的农民移民也逐渐展开。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山东、山西、河北等省的汉人大举进入东北地区,总人数达到了3700万人,山东人大概占一半。
二、走西口
走西口是指明中期到民国时期山西、陕西、河北等地的人由中原向长城以北的地区迁徙。西口是出长城的关口,有名的是陕西的府谷口、山西的杀虎口、河北的独石口,中原的人经过这些关口到长城以北的蒙古地区经商和开垦农地。走西口大方向其实是中原的人穿过长城向北走,西口是一个黄河渡口的名字。
中原地区由于长时间的开垦和经济增长,人口急剧增加,使得人地矛盾突出,而且由于长时间的不科学的耕种,使得中原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贫瘠,沙化和盐碱化严重,自然灾害频发而有没有好的治理手段,中原人被迫到外地垦地谋生。
三、蹚古道
蹚古道指陕西到四川康藏地区的茶马古道,即西南丝绸之路。蜀道虽难,但关中地区与西南自古就有联系,秦朝是为维护中央对巴蜀地区的统治就修建了长安到成都的古道即秦蜀古道,这条古道就经过了康定地区。
陕南人自古就以种植和饮用茶叶,而西南少数民族基本以牛羊肉为食,不好消化,茶叶可以促进消化的功能让这两个地区联系到了一起。明朝朱元璋也为了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控制和从少数民族那里换得马匹等战略物资。
专门颁布了《茶马法》对茶叶贸易进行管制,只允许官方经营,但是由于巨大的贸易利润陕西商人也通过古道与康定地区进行茶叶贸易,到清朝茶叶贸易有明朝的数百万斤发展到数千万吨。
麻将场上的“庄家”一词就是由藏人对陕西商人的称呼发展而来。
四、下南洋
郑和下西洋大家都知道,西洋主要指中东、东非、北非一带,而南洋是指东南亚、印度和斯里兰卡等离中国比较远的东南亚地区。
下南洋主要是明末到民国时期,东南亚逐渐被洋人占领,洋人希望中国人能够到东南亚去开发,来华招工,而中国在这一时期有出现的大的战争和内乱,沿海地区(主要是福建和广东)的人就开始到东南亚经商、打工,这一条经商之路就是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人下南洋使得东南亚是除在中国外华人最多的地区,现在很多国家的经济都是由华人控制的,也发生了华人在海外的最大的被迫害的事件。
五、赴金山
金山即美国的旧金山。旧金山在美国叫圣弗朗西斯科(San Francisco),旧金山的名称就与中国人赴金山有关。
清朝中后期,美国在旧金山发现了金矿,洋人就散发言论说到大海的那边去可以发财,哪里遍地都是黄金,骗取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到美国去打工,赴他们眼中的“金山”挖金矿,到那里去安家落户。
当然上了贼船才知道他们只是别人卖人头的产品。后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发现了金矿,被称着“新金山”,为区别所以圣弗朗西斯科就被称为“旧金山”。
以上就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规模比较大的人口迁徙。
中秋节吃月饼的风俗怎么来的
中国历史上有位皇帝头颅被做成了碗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