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法的发展情况
书法艺术是关于写字的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中国书法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书法文化,惠泽东方,流布世界。纵观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每一时代都有其鲜明的特色。
本文小编从以下几个时期分别来说古代历史上书法的发展和概况:先秦时期,秦朝,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隋朝,唐朝,宋金元三朝,明朝和清朝书法发展情况。
先秦书法发展情况
在距今5000—6000年的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便开始用刻画符号的形式记载事物了。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的早期文字遗迹,均可算作中国书法艺术的源头。
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汉字及其书写形式在夏代已有明显的发展。据《吕氏春秋·先识》记载,“桀将亡,太史令终古执其图书而奔于商”。(《太平御览》卷618引)此虽系后人记载,但从文字发展的角度来看,桀时有“图书”是完全可能的。商代在安阳小屯村等地出土的甲骨文,已有相当完备的文字体系了。这些象形程度很高而又成体系的文字被锲刻在龟甲兽骨上,已向人们展示出一种古朴、稚拙的美。
随着青铜器在商周的广泛使用,金文书法也达到全盛时期。商代金文一般字数较少,镌刻的内容多为人名、氏族名等。西周铜器铭文则字数较多,有的达几百字,内容涉及当时的礼制、刑罚、袭封、田猎、婚媾、祭祀、战争等诸多方面。西周初期金文的象形程度仍然很高,点画精细,变化显著;到了晚期,青铜器铭文字体工整勻称,章法纵有列、横成行,已在整饬中显示出秀雅之气。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称霸,列国纷争,文字的地域色彩明显。此时的毛笔简书更是别存一种风貌。由于使用了竹木简之类的载体,人们写起汉字来较甲骨文、金文时期更为便捷,其字体也日趋简化,波折明显,显示出向隶书过渡的迹象。
秦朝书法发展情况
秦代虽统一文字,推行隶书,但古籀仍占有一定地位。秦书有八体: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其中除小篆、隶书外,其余六体都是秦以前固有的。而小篆和隶书之所以使用普遍,乃是因为能减少书写的麻烦,节省时间。至于铭金刻石,则仍然兼用古籀之文。
秦朝的文字由大篆改为小篆,并非李斯的独创。小篆的形象已见于先秦,而参与此项文字改革的,除李斯外还有赵高、胡毋敬两人。赵高作《爰历篇》,胡毋敬作《博学篇》,李斯作《仓颉篇》。当然,当时的大量金石刻辞,如金文的“秦权”、“秦斤”、“秦量”,刻石的峄山、泰山、琅邪台、之罘、东观、碣石、会稽等七处,上面的文字都出自李斯之手。
至于秦代隶书的创造,对我国文字和书法的发展更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此后的汉隶、楷书、草书以及行书,都是从秦隶发展变革而形成的。
两汉书法发展情况
西汉王朝建立以后,一般的律令、典章、制度,皆由丞相萧何负责制定。萧何原为秦代的官吏,在随刘邦攻人咸阳时,注重搜集档案材料,所以由他制定的律令、典章、制度,基本上“率由旧(秦)章”。在文字上,秦书八体,汉书仍是八体。
萧何所制《草率》中,还规定以八体书作为学童应试内容,成绩好的,可任负责文书工作的尚书、史书令史等职。不过八体之中,最能切合时用的还是隶书,故成为学习的重点。而所谓“史书令史”,即指擅长于写隶书的令史,因此,汉代人亦称隶书为“史书”。
东汉末年,灵帝曾下诏以“鸟篆”作为考试的内容,篆书因之盛极一时。《汉书·杨球传》中对此时的情况描述道:“鸿都(国家藏书和文人荟萃的地方)文学,鸟篆盈简。”不过,这只是人君的一时所好,并未形成制度,所以汉代仍是以隶书为主。当然,使用篆书的汉印,在书法史上一直是有其重要价值的。
隶书虽然是汉代的主要书体,但也不是静止不变的。由于使用和艺术的需要,先是隶书逐渐变化出了八分(即汉隶)和草书。八分为隶书之规范与美化,草书为“隶书之捷”,即简约、快捷的书写形式。此后又由八分变化为正楷,由草书和正楷创造出行书。而行、草和正楷都成为后世书法艺术的重要书体。再加上汉代纸的发明,更对书法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之,书体在汉代的变化是很大的,各种书体至汉已臻完备。汉以后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已不再有书体变化的问题,只是艺术上的继承与创新罢了。
魏晋南北朝隋朝书法发展情况
三国时的书法艺术,以魏的规模最大,影响也最深远。魏武帝曹操的书法水平就较高,梁代庾肩吾在其《书品》中说:“魏主笔墨雄赡。”唐代张怀瓘的《十体书断》中说:“武帝尤工章草,雄逸绝伦。”曹操对善书法的人也特别器重,攻破荆州时,曾专门派人访求梁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梁鹄的字写得好。在他的倡导下,加以汉代书法的遗风余烈,魏代便出现了邯郸淳、卫觊、韦诞、钟繇等许多知名的书法家。
魏国书法史上的另一个特点,是师承的风尚和书派的形成。魏代大书法家钟繇,其行书即师承刘德昇,他和另一个书法家胡昭都“同出刘德昇之门”,只是“昭用笔肥重,不若繇的瘦劲,故昭卒于无闻,而繇独得以行书显”。他如邯郸淳之师曹喜,韦诞之师邯郸淳,皆可谓传承有序。可以说,魏代书法的师承关系已成为一种风尚。
晋代书法高峰期的到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时代风气使然。晋代阶级矛盾尖锐,民族斗争剧烈,在动荡、混乱的社会生活中,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人便产生了厌世思想和享乐观念,他们不问政治,只尚“清谈”,并有意放浪形骸之外,借写字来寄托自己的情致。
书法至南北朝时形成两大派,即所谓“南帖”、“北碑”。南朝帖多,北朝碑多。帖宜于行、草,自然就以流美为能;碑宜于楷、隶,自然就以方严为上。再加上历史、地理、民族、政治以及生活习尚等方面的影响,所以总体来看,南朝书法婉丽清媚而富有逸气,北朝书法则雄奇方朴而富有豪气。
隋代,随着国家的统一,书法也开始融合。像《龙藏寺》、《启发寺》、《董美人墓志》等碑,可以说已熔南北于一炉,为唐代的书法开了风气。正如清代康有为在他的《广艺舟双楫·取隋》中所说:“隋碑内承周、齐峻整之绪,外收梁、陈绵丽之风,故简要清通,汇成一局……皆荟萃六朝之美,成其风会者也。”
唐朝的书法发展情况
唐代书法的发展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初唐、中唐和晚唐(包括五代)。
唐初,太宗李世民笃好书法,尤其欣赏王羲之的书法,并不惜重金求购右军墨迹。每得二王帖,即令诸王子临摹。他还叫赵模、冯承素等书法家摹写《兰亭序》赐赠诸臣,故一时士大夫皆宗法右军。虞世南固不待言,他原本即以智永为师,是王羲之的嫡系书派;
就是源出北派的欧阳询、褚遂良,也不能不旁习右军以迎合太宗意趣。弘福寺僧怀仁,更受命遍搜王羲之的行书字迹,集成《圣教序》。武后掌权之后,也曾向王方庆索求右军墨迹。可见初唐崇王风气之盛。而后人提出的“学晋宜从学唐入手”,就是看到了初唐书法所具有的这种晋宋余风。
中唐书法与初唐相比,在字的形态风格上又有所变化:初唐劲健,中唐肥厚;初唐囿于传统,中唐富于创新。正如宋代黄庭坚所论:“回视欧、虞、褚、薛辈,皆为法度所窘,岂如鲁公(颜真卿)萧然出于绳墨之外。”至于中唐末期柳公权、沈传师的专主瘦挺,力矫肥厚之失,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了中唐的创新精神。
晚唐国势日衰,战乱频仍,人们生活极不安定,故少有闲情逸致以讲究翰墨。但由于初唐、中唐书法之遗风余烈,还是出现了一些书法家。如王文秉的篆书、李鹗的楷书,都很受宋代欧阳修的称赞。特别是五代时期的杨凝式,兼采颜柳,上溯二王,于乱离之余,独饶承平之象,成为一个对宋代很有影响的书法家。苏轼对晚唐书法的发展曾作过这样的概括:“自颜柳氏没,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韵,此真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世所泊没者。”
宋朝金朝和元朝的书法发展情况
宋太祖对书法未予重视,因此一些士大夫也就漠然视之。直到太宗即位后,才开始注意到书法这门艺术。他叫人购募历代帝王名臣的墨帖,并命侍书学士王著编辑为“法帖”,刻在枣木版上,拓赐给大臣。
由于这部法帖是在太宗淳化三年(公元992年)编刻的,而所编刻的墨帖又都是秘阁(帝王藏图书的地方)所藏,故名《淳化阁帖》。自此刻帖盛行,宋人重辑、翻摹者甚多,著名的有潘师旦摹刻的《绛帖》,希白和尚摹刻的《潭帖》,由蔡京负责厘定摹刻的《大观帖》等。所以,整个宋代成了帖学盛行的时代。
自仁宗庆历之后,到神宗熙宁、元丰之间,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四位书法家提出由唐溯晋,摒除帖学,“尚意”而为,宋代书法才为之一振。而苏、黄、米、蔡遂为宋代书法的“四大家”。
此外,宋代的书家见诸史书记载的尚有数百人之多。如欧阳修、范仲淹、曾巩、郭忠恕、李公麟、苏舜钦、晏殊、姜夔、朱熹,以及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等,在书法上都有很高的水平。
北宋灭亡后,金人入侵开封,把宋的经籍图书搜索一空,全部运至大都(今北京),因此,汉文化得以继续发展于北方。到了金世宗、章宗时,文风益盛,也出现了一些书法家,最著名的是党怀英,其他还有王竟、吴激、任询、宇文虚中、蔡松年、赵枫、赵秉文、王庭筠等。其中王竟、蔡松年是从南方去的;吴激是米芾的女婿,王庭筠是米芾外甥,都深得米法;而赵秉文推崇苏轼。这样,苏、米两派的书法又得以在北方流传。
元代是蒙古族统治的社会,汉族书法家们负着沉重的政治和心理压迫,无法承袭宋人的“尚意”书风。于是,在赵孟頫的竭力倡导下,元初书坛又出现了一股复古思潮。书家多以晋唐为法,上溯二王,追求一种平淡超脱、中和有序的美感。此后这种书风便一直成为元代的主流,而赵孟頫则成为元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赵于篆、隶、楷、行、草皆精,尤其被称为“赵体”的楷书,清秀逸美、温润娴雅,对后世影响极大。
元代中后期书坛颇为活跃,虞集、张雨、杨维桢等皆负时名,然多未摆脱赵孟頫的影响。而柯九思、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等“画家书派”的书家们,则努力将书法与绘画结合起来,使两种艺术相互渗透,从而造就了一种别有风韵的“画家书法”。此外,元代中后期还有一些少数民族书法家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康里巙即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明朝的书法发展情况
明初,其书法创作承接元代余绪,受赵孟頫影响很大,推崇中和平正的书风,因而具有创造性的书法家很少。永乐间成祖征召天下善书人进京缮写官方诏制、文书等,并授予官职。由于其书法有着同一的要求和体格,很快便形成一种官方书体流行于世,即所谓“台阁体”。“台阁体”书家重学书功力,讲究工稳平正,然大都缺乏个性。
其代表书家有“三宋”、“三沈”和解缙。“三宋”即宋克、宋璲和宋广。宋璲擅长篆、楷、草书,尤工小篆;宋广擅长草书;宋克工小楷,善草书,是“三宋”中成就最大者。“二沈”即沈度和沈粲,二人分别擅长楷书与行书。沈度最受成祖宠爱,是这一时期形成的“台阁体”的代表书家。而解缙则能突破“台阁体”时风,成为独具个性的书家。不但小楷精妙,行、草俱佳,其狂草亦名重一时。
明代中期“台阁体”仍广为流行,书作妍媚有余,生气不足。不过在吴中(今江苏)地区形成的以祝允明、文徵明、王宪、沈周、唐寅、吴宽等为代表的“吴门书派”,则令书坛出现了新的气象。吴门书派的成员多是亲友或师生,彼此习染,上下传承,形成了共同的审美价值取向,且又各自成家。他们重学识,讲清雅,书作中注重形式美和个人情怀的抒发,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明代后期书法主要向着继承传统和变革求新两个方向发展。以继承传统为主者除“台阁体”书家外,还有一批以董其昌为首、继承和发展了吴门书派正统一路的书家。而变革求新的书风,则以张瑞图、黄道周、倪元辂等“晚明狂放派”为领军,他们延续并弘扬了吴门书派豪放一路,追求书法面目的个人风格。而这种在书艺上的标新立异,正好迎合了明末知识分子追求思想解放的社会思潮。
还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在书法理论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像敢于直书“燕贼篡位”的方孝儒,就特别强调字的表“意”,并提出“意难识而法易知”。解缙、祝允明、杨慎、王世贞、莫云卿、项穆等名家的书评,对理解历代的书法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陶宗仪、宋濂、张绅、陆深、杨慎、李贽、赵宦光对书体的论述,也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各种书体的形成及其源流变化。他如徐渭关于执笔法的阐述,并提出七种运笔方法,更对后世的书法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清朝书法发展情况
纵观清代的书法,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帖学期,一是碑学期。帖学又分为宗董与宗赵,碑学也有习唐碑与北碑之别。
清初仍沿明习,盛行帖学。康熙帝酷爱董其昌的书法,海内真迹搜访殆尽,并精裱装订,玉牒金题,藏之秘阁。到了乾隆时,由于承平日久,书风又转趋丰圆。董书之纤弱渐渐不厌人望,于是“香光告退,子昂代起”,赵孟頫书法再受尊崇。
嘉庆、道光之后,帖学开始由盛而衰,碑学逐渐兴起。道光帝主张厘定字体,要求字的点画不能有谬讹。一时承旨,闻风而动,竞讲结构,益事矜持。
概言之,清代书法自康熙、雍正时的专仿董其昌,到乾隆时的转学赵子昂,再到嘉庆、道光时的盛行欧体,其特点是以晋帖、唐碑为师,而所得以帖为多,刘墉、姚鼐为其代表作家;咸丰、同治之际,转师北碑,其特点是以北碑、汉篆为师,而所得以碑为主,邓石如、张裕钊等为代表作家。
清代的书法,草书是薄弱的一环,没有出现像唐之张旭、怀素、孙过庭那样的名家,但篆、隶两种书体,却有相当的成就。如隶书的名家有郑簠、桂馥、黄易、陈鸿寿、伊秉缓等;篆书的名家有邓石如、杨沂孙、钱坫等。其水平之高和名家之多,都弥补了唐宋以来的不足。
篆刻虽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但它和书法,特别是和篆书有着直接的关系。它的发展、成就,在某种程度上也标志着书法的盛衰。篆刻在汉代(汉印)最负盛名,但都不知作者姓名。此后一千多年几成绝响。而清代则出现了邓石如、奚冈、陈鸿寿、吴熙载、钱松、赵之谦、吴昌硕等篆刻名家。应该说,这是清代书法发展的一个特殊的成就。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