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称孔子并未鼓吹极端忠君:他只忠于自己良知
对孔子了解不深的人,往往以为孔子是极端忠君思想的提倡者。事实呢,恰恰相反。
“忠”这个字,在《论语》里,并不包含后世的那个愚忠的意思。《论语》中,涉及到“忠”的有十几条,主要是两个意思:一是指对朋友或一般人际交往之间的诚信和尽责;一是指在政府机关任职时忠于职守。
在孔子看来,作为一个担当道义的“士”,还不仅要忠于职守。当他“仕”的时候,是要“行其义”(子路语)的,一旦自己所行之“义”和君主相冲突,那是要舍君取义的。所以,当子路问如何侍奉君主的时候,孔子正色道:“勿欺也,而犯之。”——也就是说,告诉他大义所在,然后不惜冒犯他。
这样的人,才配得上“大臣”的称谓,否则不过是聊备一员的“具臣”而已。孔子说:“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直言之,一个士与君主的缘分,看道义。道义消失的地方,缘分自然终止。所以说,君臣以义合。如果君不义,那么,臣有两条路:一是像史鱼,直如矢,也尖锐如矢,和君对着干,干死拉倒;一是如蘧伯玉,老子不跟你玩,卷而去之,拜拜了!
事实上,孔子不但没有臣下无条件忠君的思想,即便是要臣下忠于职守,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君主首先必须以礼使臣。
齐景公喜欢声色犬马,生活奢靡,经常胡作非为。孔子觉得这个国君做得实在不像国君的样子,缺少国君应该有的庄重、威严,缺少国君应该有的相应的道德品质。
所以,有一次齐景公问孔子:“好的政治应该是怎样的呢?”孔子给了他八个字: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对这八个字,不读书或不求甚解的人总是把它拿来说是孔子强调忠君。其实,单就字面意思而言,也非常明白地表现了道德的双向平等观念,毫无单向臣服的意思。这八个字这样排列,实际上有两种理解,两种翻译:
一种就按照字面来说,国君做得像国君的样子,臣子做得像臣子的样子,父亲做得像父亲的样子,儿子做得像儿子的样子。即使这样理解,也是孔子不偏不倚地在强调双方的义务、责任和权利。
但是我们知道古汉语往往非常简略,往往省略了一些承接的关系,所以这样的句子还可以理解为前后因果关系。如果加上这样的因果关系,这八个字的意思就是:
首先国君做得像国君的样子,然后才有资格要求臣子做得像臣子的样子,国君做好在前,臣子做好在后。父亲首先尽到做父亲的责任,然后才能有资格得到子女将来的孝顺。
我觉得这样来理解孔子的话可能更准确一点,因为孔子确实在很多地方一直强调强者的道德,而不强调弱者的道德。他总认为在上者应该先做好,然后才有资格要求下面的人做好。孔子这话,显然与他当时的感受有关,孔子明显的是告诫齐景公做国君要像个国君的样子——也就是说,他现在实在不像个样子。
孔子还有一个“七教”理论。
子曰:“上敬老则下益孝,上尊齿则下益悌,上乐施则下益宽,上亲贤则下择友,上好德则下不隐,上恶贪则下耻争,上廉让则下耻节,此之谓七教。七教者,治民之本也。”
什么意思呢?就是上面敬老,下面才孝;上面尊长,下面才悌;上面散财乐施,下面才宽厚待人;上面亲近贤才,下面才选择良友;上面爱好德行,下面才不隐瞒实情;上面厌恶贪腐,下面才耻于争夺;上面廉洁谦让,下面才讲究节操。
一切都取决于上面!所以,孔子下面接着说:
凡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是故人君先立仁于己,然后大夫忠而士信,民敦俗璞,男悫而女贞,六者,教之致也。
上面的人是人民的表率啊!下面好不好,全看上面啊!
孔子晚年时,季康子曾经问孔子一个问题:“我如果把那些无道的人杀了,然后逼着百姓去走正道,怎么样?”
孔子的回答是:“子为政,焉用杀?”你搞政治,怎么会用得着杀人这种手段呢?“子欲善,而民善矣。”你自己如果做得善,老百姓就会善。接下来,孔子说出了一个流传千古的名言: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君子的道德就像风一样,人民的道德就像草一样,风往哪个方向吹,草就往哪个方向倒。所以草往哪个方向倒,责任不在草,而在于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准怎么样,道德水平如何,道德风气如何,责任不在人民,在于统治阶级。
孔子曾经讲过一句话,非常好,可是我们一般都理解错了,或者是理解得很肤浅。哪一句话呢?孔子说: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句话我们一般人的理解是:君子讲义,小人讲利。好像这句话是孔子对君子的表扬,对小人的批评。甚至作为一种标签,讲利的都是小人,讲义的才是君子。
实际上,孔子的原话不是这个意思。首先,“君子”在这里不是指道德上的好人,而是指地位高的人;“小人”在这里也不是指道德上的坏人,而是指下层人。“喻于”就是告知、说服的意思。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对君子,要用义来说服他、要求他;对小人,要用利来引导他、鼓励他。对君子,告诉他义在哪里;对小人,告诉他利在哪里。以义要求责难君子,以利鼓励诱导小人。
上层人要承担道义,下层人要关注权利。
不对普通百姓讲仁义道德的大道理,这是一个读书人的良知。实际上——苛上不责下,孔子之政道。律己而宽人,孔子之友道。
一个人,只要他坚持下层的立场,就不可能是一个什么“忠君”主义者。事实上,孔子本人也不是一个忠君的人,否则他岂能抛弃鲁定公而去周游列国,照后来那些头脑冬烘的儒生的所谓“忠臣不事二君”的观念,孔子岂止是“贰臣”,他不知侍奉过多少君主,不知是多少臣了。
管仲事公子纠,公子纠被公子小白逼死,管仲转事公子小白。这样的“不忠”,连子贡、子路都对管仲有意见,但孔子肯定他,甚至称他为“仁人”。是的,孔子只忠于自己的职守,忠于自己的道义,忠于自己的良知。#p#分页标题#e#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小故事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