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样看待死亡的?
石油大学(北京)外语系的戴卫平和大连理工大学外语学院的高鹏在《中英文化的生死观——汉英“死亡”委婉语解读》一文中,通过对不同宗教背景下的死亡观的比较,对中国古代对于死的不同表达作了比较详细的整理。
从等级的角度看,他们指出:古代中国的制度文化曾使中国成为一个官本位的社会,皇权至高无上,官僚等级制度森严。封建统治者生前要高人一等,死后也要别于庶民。
《礼记·曲礼(下)》就明文规定:“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到了唐朝,据《新唐书·百官志一》记载:“凡丧,二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自六品达于庶人称死。”“崩”和“薨”都采用比喻的手法来渲染夸张天子和诸侯之死的影响。
至于“不禄”,则采用迂回陈述法,改变叙事的角度,也称“弃禄”,意思是“不再享用皇上的俸禄”,这种说法的身分限制也是显而易见的。采用迂回陈述,帝王之“死”,也称“弃朝”、“弃群臣”、“弃天下”。
历代帝王专用的死亡委婉语有:“千秋万岁”、“山陵崩”、“晏驾”、“升遐”、“宾天”、“大行”等。然而,平民百姓只能叫做“弃世”、“弃平居”、“弃馆舍”、“弃堂帐”。
古汉语中这类“死亡”委婉语界定清楚、等级分明,一点儿含糊不得,谁也不敢跨越雷池半步。其中只有“卒”例外,因为“卒”即“结束”,是一个模糊词,没有明显的等级差别,后来也就平民化,并一直沿用至今。
随着时代的变迁,某些特定阶级和宗教的委婉语在现代已不流行,如婉指帝王、帝后死亡的“崩”、“驾崩”、“大行”、“弃群臣”;专指诸侯或王公大臣死亡的“薨”、“薨殒”、“捐宾客”,等等。
从宗教的角度,他们论述道:道教是中国本土产生的宗教,源自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道教把先秦道家的理论概念“道”加以神秘化,作为根本的信仰,把得道成仙作为追求的最高境界。
道家否认世间万事万物的差别,认为“生”与“死”也没有极端差别,所谓“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庄子·刻意》)于是,人死便婉称为“物化”,以及“隐化”、“遁化”。
由道家思想发展而来的道教则进一步追求生命不死、肉体成仙,称人死为“仙逝”或“仙游”。
道教认为,经过一定的“修炼”,世人是可以脱胎换骨、超凡成仙的,没有必要等到死后才来超度灵魂。因此,源于道教的死亡委婉语大都与成仙有关。
道教认为人死犹蝉之脱壳,称“蝉蜕”或“蜕化”;或如鸟生双翼飞升,称“羽化”;或传说得道成仙便乘白鹤而去,于是,称“骑鹤”或“化鹤”。
中国自远古以来便有“不死”的观念与鬼神之说,经过道教追求长生不死的神仙构想,更是吸引了帝王及众多的达官显贵的向往。道教的神仙方术为秦汉帝王们所钟情:
秦始皇兴师动众,让人入海求仙;
汉武帝被神仙方士所鼓吹的得道成仙之术搞得神魂颠倒,深信不疑;
唐代自唐太宗李世民始,至以后数代,都是笃信神仙方术。
道教把神仙分为“三品”:
能乘云御气升天入天堂的天仙,可任意逍遥遨游于名山大川的地仙,再下一品是由尸骸蜕化成仙的尸解仙。
得道成仙者不是升入方外的天堂就是去往蓬莱仙岛等处。源于道教的死亡委婉语反映了人们希望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愿望,以及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去超越死亡,寻找生命寄托这种自强不息的进取心态。
佛教的最高境界,称为“涅槃”,意为进入一种永恒寂灭的精神状态,而其根本宗旨,则是为人指点迷津,灭绝苦源,使人能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的流传、渗透,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今天汉语中的许多词汇就是源自佛教词语。
但是,源于佛教的“死亡”委婉语却大都未能跨出佛门,如圆寂、归寂、顺化等。“涅槃”源自音译的梵语(nirvanan)。佛教提倡修行,其最高境界为“诸德圆满俱足,诸恶寂灭净尽”,所以梵语nirvanan意译为“灭度”、“圆寂”、“示寂”、“入寂”、“入灭”。
佛家功德圆满,达到“四大皆空”,死时心平气定,盘膝端坐如生,曰“坐化”;而此后必“登莲界”——这就是佛教对“死亡”的最高赞誉。“诸德圆满俱足,诸恶寂灭净尽”是佛教修行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也是凡人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因此,上述佛教所用的“死亡”委婉语至今只用于指僧尼之死。一个佛教徒若能达到“涅槃”的境地,也就意味着他能超脱红尘,出世成佛。
许多高僧在行将辞世之时,沐浴更衣,盘坐合十,用意念控制肉体,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无痛苦地安详地死去。这就是“坐化”。
佛教以业报轮回来解释人的生死,实际上同以灵魂肉体来解释人的生死一样,最终赋予人以超越死亡达到不朽的性质。
张邦昌是怎么死的
武王伐纣发生在哪个年代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