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书》是怎么来的
《逸周书》原名《周书》《周志》,又名《汲冢周书》,是我国最早 的历史文献之一。但是,对于《逸周书》的来历,长期以来说法分歧。
一说此书来自汲县(今河南卫辉)的魏王古墓。晋武帝咸宁五年 (279 )冬十月,汲郡人不准盗掘战国魏襄王墓(一说魏安釐王墓)’得竹简小篆古书十余万言。
官府得知后,把它送归秘府(皇家藏书室)。 太康二年(281),镇南大将军杜预率军灭吴返朝,始见汲冢古书,当时负责整理此书的博士为束晳,于是杜预和束晳都记下了汲冢古书的篇目。
此后,唐宋时编修的《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以及《太平御览》等,在著录《逸周书》时,都认为它出自汲冢魏墓,是汲冢古书的一种,故应加上“逸”或“汲冢”字样。
一说此书古已有之,非出汲冢。《左传》以及汉代司马迁《史记》、许慎《说文解字》、马融《论语注》、郑玄《周礼注》等,均已引用 《周书》的材料,可见春秋战国至汉代,该书已广为流行,并非出自汲冢。
《汉书•艺文志》也明确记载:“《周书》七十一篇。”显然汉朝时该书已被官府确认。并且,杜预所录的汲冢书目中,本来就没有《周书》,所谓汲冢出土《周书》,乃为谬说。
时至今日,许多学者对于《逸周书》的来历,仍然持有“汲冢书” 和古已有之两种观点,争论激烈。张心澄、金硫黻、李宗侗、朱杰勤 等学者著书立论,认为汉魏本有《周书》,并非出自汲冢。然而,朱希祖、周予同、徐北文等学者仍主张:“战国时期魏安釐王墓中埋葬的竹简书,经整理传世的有三部历史古籍:《竹书纪年》《穆天子传》《周书》。”刘重来经过考证后提出,《周书》内容往往与儒家学说不合,孟子曾力斥该书,故汉代以后不受重视,散失颇多;《汲冢周书》则为盗墓者破坏,残损严重,加之西晋灭亡后的长期混战,此书一直搁在秘府,未能流传。
所以,有可能今本《逸周书》是传世本和汲冢本互为补充的合本,由于两种版本都有残缺,故仍非完本。此说虽属新解,但究竟什么时代、什么人把残缺的传世本和残缺的汲冢本合编为一本的呢?仍无定论。
更多未解之谜推荐阅读:
长孙皇后:中国历史上最贤德的皇后
居里夫人生平故事介绍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