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的太子妃28岁就结束了生命?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淡出政治生涯,他的生命就如被定格了,一千多年前的长安城里,有一位妇人的命运似乎也在28岁就结束了。
看到这里,你的心中不免迟疑起来,张学良的事迹人尽皆知,他的言下之意也好理解,可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是什么情况?她度过了七十八年的风风雨雨,几个女儿业已长大嫁人,
可为什么说这五十年的岁月意义不大呢?在二十八岁那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簪花仕女图)
待字闺中的美女
让我们简单的计算一下,唐高宗上元三年,即公元676年,五十年前,就是626年,对年份敏感的人已经恍然大悟了,这不正是玄武门之变发生的年份嘛。六月四日的那场政变左右了许多人的命运,有的因此扶摇直上,有的无奈跌落谷底,老妇人便属于后者。如果政变的胜者是她的丈夫,那么在后代的史书中,就不会有人称赞文德长孙后的贤德,也不会有个皇帝叫李治。可历史终究无法改变,她只能默默地接受眼前的一切,去世后,很少有人提及她的名字,因为敏感,因为成王败寇,史书对她更是鲜有书写许多人甚至以为她早就死了,和隐太子的儿子们一样,被李世民屠杀了。但一方墓志的出土,却打破了之前的流言。
老妇人姓郑,名观音,五十年前是李建成的太子妃。古人讲究门当户对,隋唐非常盛行门第婚,在那个年代,能嫁给唐国公儿子的人,肯定不是平常老百姓家的孩子,根据墓志记载,郑观音是荥阳人,出生于官宦世家,绝非底层屌丝,太爷爷郑道玉,曾任太常卿、徐州刺史;爷爷郑谌,当过司徒府长史、谏议大夫、颍川郡太守、吴山郡公;爸爸郑继伯,曾任开府仪同三司、金紫光禄大夫、栝州刺史,赠都督潭、衡、彬、道、永、邵、连七州诸军事、潭州都督,从一连串的官职可以看出,家里往上数三代,都是当官的。
成长在这样的家庭里,毫无疑问,郑观音赢在了起跑线上,平日衣食无忧,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妃程云荐彩,喻日摛华。淑韵娉婷,明月晈星河之夕;韶姿婉娩,和风泛桃李之蹊”。随着时间的推移,观音不仅顺利成长,还愈发亭亭玉立,不光外表好看,貌美如花;而且心灵也美,品德高尚,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个人品质好,用不着自己说,周围的人也会铭记在心。墓志中甚至把观音比作东汉的马皇后、邓太后,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不敢想象他的丈夫竟然是个被官方否定的人物。
最幸运的女人
日子过得很快,观音到了出嫁的年龄,“嫔于大国,时惟二八之年。”二十八岁那年和李建成结婚了,哈哈,相信你已经笑了,虽然现在28岁结婚完全可以接受,但古代的二八之年应该是16岁才对,28岁未嫁都是剩女了。也不知道这里的“二八之年”是否为实指,泛指这个年龄段也有可能,反正青春年少,正值花季。
可参考李建成的年龄,问题就来了,虽然郑观音是二八之年嫁入李家,但李建成的年龄明显偏大:实实在在的20多岁,双方年龄差将近十岁。李建成这么晚才结婚,不正常呀,他是唐国公的长子,又具备一定的能力,不至于没人要,成为剩男;相反,他应该结过婚,有孩子才对。因为史料不详,只能推测李建成娶郑观音可能是续弦,或许之前有过短暂的婚姻。
不得不说,观音的运气非常好,她过门后不久,李渊在太原起兵,丈夫跟随公公征战沙场,入主关中。经历隋末唐初的混战,李唐集团脱颖而出,逐步统一天下。李建成身为嫡长子,理所当然的被立为太子——也就是大唐帝国未来的主人。李渊已经年近六旬,时日无多,只要中间不出意外,郑观音将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全中国地位最高的女人。
政治地位提升了,生活质量随之改善。“至如夕宴宣华,朝游博望,凤舞莺歌侈其欲,翠舆雕辇导其欢。”东宫的宴会多,出游多,丝竹多,舞女多,生活用品都很奢华讲究,身边的人对她点头哈腰。财富,地位,这不正是绝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吗?在隋末的乱世里,杨广尚且自身难保,魂断江都;一般人可以苟全性命、混口饭吃就相当不错了,其他要求简直就是奢望,郑观音年纪轻轻,不过二十出头,就获得了其他人一辈子都无法得到的东西。
虽然已经过得很美满,不出数年,就可以登上人生巅峰,但观音的心里怎么都不踏实,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当事情好的不能再好的时候,离祸患就不远了。“恒在贵而思降,每矫奢而循约。”太子妃深以盈满为忧,厉行节俭,对珠宝什么的都不感兴趣,平时爱好书籍,端庄守礼,看到丈夫宠幸其他女人,心里也不妒忌,一个居家好女人的模样。
转折点:二十八岁
“而泰终则否,福极生灾。”万万没想到,郑观音的担忧还是成为了现实,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发生了,38岁的太子中了秦王的埋伏,在临湖殿附近被活活射死;公公李渊被逼的无可奈何,将权力和太子之位悉数交予秦王。丈夫死了,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可是更惨的还在后头,为了斩草除根,秦王府的士兵冲进了东宫,将李建成健在的五个儿子全部杀害,从出土的建成第二女李婉顺的墓志看,玄武门之变时,婉顺年仅四岁,所以那几个遇害的儿子,年龄可能不会很大。
看着孩子们被政治斗争殃及,无情地遭遇毒手,郑观音束手无策,丈夫败亡了,保护伞倒了,她一个女人还能怎么样呢?更加凄凉的,是听闻噩耗时,郑观音已经怀孕了。“虽掌碎骊珠,而庭开虹玉,已绝倚闾之望,旋闻解瑱之欢。”“倚闾之望”指老母倚门等着儿子回来,此句的大意是虽然儿子再也回不来了,但很快又有新子女降世。也不知道李建成的五个儿子中有没有郑观音生的,如果有的话,铁定已经遇害。若几个月后,郑观音生下的是男孩,李世民容不下他,还好,不幸中的万幸,生的应该是女孩,很有可能是墓志中提到的建成第五女归德县主。真是个可怜的孩子,来到世上就没有了爸爸,但她的出生多少可以给母亲带来些安慰。
唐朝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对于女性的约束没有明清那么严厉。如果李建成顺利登基,不管郑观音是个干政还是不干政的皇后,她对政局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影响,毕竟身处第一家庭,经常可以见到皇帝、太子,可随着李建成的败亡,家中男性的凋零,这样的可能性随之化为乌有,此后的岁月里,不管她活多久,人生已经定型,不可能有太大的改观了。因为丈夫已死,她的身份变成了前太子妃,至于新太子,已经确定是秦王李世民,这样一来,东宫就不是她有资格住的地方,李世民把她们一家安排在了长乐门附近,长乐门依然在太极宫内,位于宫殿群的东南角。
守寡的五十年
就这样,二十八岁的郑观音开始了她漫长的后半生,俗话说:哀过莫大于心死,丈夫的离去给她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君之出矣,则明镜生尘。”女为悦己者容,搬到长乐门附近后,观音很少打扮,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梳妆的镜子上布满了灰尘,以前还是太子妃时,她就很节约低调,横遭变故后,她更加看淡了皇家的荣华富贵,一切都是过眼烟云,“于是捐饰玩,屏珍华,耳无丝竹之音,身有绨缯之服。”“绨缯”,指又粗又厚的丝织品,每天穿着这样的衣服,含辛茹苦地抚养五位幼女,对她们一视同仁,没有因为有人是庶出就看不起什么的。“昔有陶婴,恤孤资于纺绩”,春秋时鲁国有陶门之女,年纪轻轻便守寡在家,靠纺织抚养自己年幼的孩子,孤苦伶仃,生活凄惨。有人很佩服她,想要娶她为妻,陶婴听说后,唱《黄鹄歌》明志。所以陶婴是古代贞节妇女的典型人物,墓志作者在此用她的典故,以肯定观音的德行。
时光荏苒,流年似水,半个世纪的光阴悄悄溜走,从武德九年到上元三年,正是大唐走向强盛的五十年,贞观之治、永徽之治……期间发生了许许多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但这些,都与郑观音没有什么关系,她年复一年地呆着宫里,过着没有丈夫的生活,静静地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体味人间的世态炎凉。渐渐的,芳容不在,人老珠黄,“孀闺厘室,五十余年。”不知不觉,守寡五十多年了,当初嗷嗷待哺的女儿们,早已长大成人,嫁人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庭,甚至都有去世的。
唐高宗龙朔元年,李建成第二女李婉顺病故,享年四十,尽管李婉顺是庶出,但郑观音是嫡母,抚育过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时候,观音已经年过花甲。因为相关墓志没有出土,我们不知道另外几个女儿的命运如何,但与今人比,唐人的平均寿命自然不算高,如果五六十岁去世,死而无憾;郑观音能活到七十八岁,绝对是高寿了,如果有其他女儿先她而去,完全是正常的。回顾一生,青年丧夫,晚年丧女,大起大落。多亏郑观音不计较,把物质财富看得很淡,要是换一个特别在乎、心态不好的,恐怕早就寻死觅活,撑不下去了。
“桑榆迟暮,汤沐优隆,犹执敬姜之勤,不懈母师之礼。”人到暮年,朝廷给郑观音的待遇越来越好,尽管如此,她依旧勤勉,不失本色。玄武门之变发生时,李治还没有出生,等到他接班,政变已经过去了二十多载,双方当年再怎么你死我活,终究还是李家的内斗,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上升不到敌我矛盾的高度。李世民李治父子照顾建成妻女,有弥合家族伤痕、缓和内部矛盾的作用。如果没有李治对伯母的优待,我们看不到内容如此丰富的墓志铭,更不可能了解郑观音的生平了。
再往后,就是人生的终点,“以上元三年正月卅日寝疾,薨于长乐门内,春秋七十八”,注明了死亡时间、地点、年龄,每次读古人墓志,这个内容是免不了的,无论生前贫穷还是富有,卑微还是显赫,这一天总会到来。李治得知消息后,非常够意思,下令“丧葬所需,务令优厚”,给伯母风光大葬,出殡于建成第五女归德县主宅。下葬的时间也选的非常好,“其年七月七日”,农历七月初七不正是七夕节吗?“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在传说中,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相会一次,郑观音在人间苦苦守候了五十年,如今终于有机会在地下与建成相会了,当局决定将她葬在李建成的隐陵附近,从此“东望吾子,西望吾夫。风吟拱木,鸟思平芜。悲哥一奏,□□双□。”(最后一句三字缺)
死去元知万事空,之后的一千多年里,太子妃静静地安眠于长安郊外的杜陵,唐朝亡了,宋朝亡了……朝代一个又一个的更迭,人间不知几度沉浮,一切的一切,对于死者而言已无任何意义。直到2013年,西安警方破获了一起倒卖文物案件,经查,犯罪嫌疑人共倒卖唐代墓志铭248件,其中国家二级文物墓志铭64件、三级文物墓志铭121件、一般文物墓志铭63件。当审视追回的文物时,只见一块墓志上刻着:“大唐故隐太子妃郑氏墓志铭并序”。在此刻,一段尘封千年的往事被再度揭开,又过了3年,你在手机上看到了这篇文章,并为这个薄幸的女人唏嘘不已。
……
揭秘:太平公主为何被赐死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