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才子之首杨慎: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
说起杨慎的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谁。但如果说到他写的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很多人都知道。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父亲是当朝首辅杨廷和。杨慎自幼聪明过人,在母亲黄氏的教导下,七岁就开始学写诗,十一岁时就能写出一些佳句。据说杨慎十二岁时仿照《吊古战场文》《过秦论》写了两篇文章,轰动乡里,被祖父称为“吾家贾谊也”。
杨慎像
十三岁的时候,杨慎跟随父亲从老家四川返京,沿途写有《过渭城送别诗》《霜叶赋》《咏马嵬坡诗》等。他写的《黄叶诗》轰动京师,时任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惊叹杨慎的才华,收入门下。
正德六年(1511年),杨慎中辛未科殿试第一,高中状元,被赐进士及第,授翰林修撰,参与修撰《武宗实录》,并因为文采而倍受称赞。而杨慎也利用身份,多次到藏经厂内博览群书。据说杨慎还私下偷取《永乐大典》数策,被主事查对时发现,戏称窃书。
明武宗朱厚照在明朝历史上算是一个行为比较荒诞的皇帝。他设立豹房,喜欢游乐。正德十二年(1517年),鞑靼小王子犯境,朱厚照竟然亲出居庸关,欲领兵出征。杨慎上呈《丁丑封事》,指责朱厚照的行为,并劝其停止这些行为,但是朱厚照不听谏言,仍然我行我素,杨慎气愤不过,称病回归故里。
正德十六年(1521年),朱厚照病故,因没有子嗣,也没有亲兄弟,在首辅杨廷和的推荐下,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继位,杨慎升任经筵讲官。作为一个尽责的臣子,杨慎利用给皇帝讲书的时候,结合当时的情况教育朱厚熜,因此经常惹朱厚熜不高兴,常常借故停止讲书。
朱厚熜继位后,本应尊武宗朱厚照的父亲为皇考。但朱厚熜为了抬高自己家族的地位,竟然破坏皇室惯例,欲封自己的父亲兴献王朱祐杬为皇考。一时间朝廷哗然,众大臣集体抵制,朱厚熜只好暂缓封号事宜,史称“大礼事件”。
嘉靖三年(1524年),张璁、桂萼等人为了迎合圣意,旧事重提,主张封朱厚熜的父亲为皇考,庙号为睿宗。群臣激烈反对,内阁首辅杨廷和因此辞官还乡。
朱厚熜见首辅已去,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强行封自己的父亲为“恭穆皇帝”。杨慎眼见劝说无效,便带领一百多名大臣到左顺门跪请,希望朱厚熜改变主意。杨慎更是喊出:“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朱厚熜听后震怒,令锦衣卫逮捕了为首的八人。
此举让群臣更为激动,在杨慎等人的带领下,冲至左顺门前擂门大哭。朱厚熜更加愤怒,下令将杨慎等官员当廷杖责。此次廷杖致死的官员多达十六人,杨慎也差点被打死。朱厚熜对喊口号的杨慎特别痛恨,十日后,又下令杖责一次,随后将杨慎充军发配到云南永昌卫(今云南保山)。
因为杨廷和当首辅的时候,曾经撤裁过锦衣卫,因此锦衣卫对杨氏父子怀恨在心。锦衣卫埋伏在杨慎去云南的路上,准备加害杨慎。杨慎早有防备,亲自制定行程,安全到达云南。但是杨慎杖刑未愈,又远行千里劳心劳力,几乎一病不起。
嘉靖八年,杨廷和病逝,杨慎获准回到四川安葬父亲,此后杨慎就部分时间居住于四川,部分时间居住于永昌卫。
朱厚熜因为“大礼事件”对杨廷和、杨慎父子极为痛恨,经常问身边的大臣:“杨慎可好?”还好被问大臣多与杨家父子交好,每次都回答“老病,近况十分不好”,朱厚熜才没有对杨慎再加惩处。
郑绍钧写杨慎的《临江仙》
而在永昌卫的杨慎,虽然边寨荒凉,图书资料奇缺,但是杨慎仍是嗜书成癖,无所不览,并根据自己的苦学、实践、记忆写出了不少笔记、选本和注释性书籍,因此被后人称为“博学”。
朱厚熜在位时一共六次大赦天下,但是每次都规定不赦杨慎。按大明律,年满六十的发配人员可以赎身回家,但是无人敢受理杨慎的事情。杨慎虽然官场不得意,却是才名远播,而且行为仍为百官敬仰,杨家的门生又遍布朝野,因此不管他在哪里都被地方官员善待。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七月,杨慎卒于永昌卫,时年七十二岁。
盘点乾隆皇帝的皇后嫔妃都有哪些人
传奇传说:被污化的忘年恋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