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列斯特和约》是怎么回事 《布列斯特和约》有什么意义?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俄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对德战争问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的最后一次大进攻是在1916年6月4日发动的。此次战役的指挥官勃鲁西洛夫沿着300多公里战线出击。勃鲁西洛夫的胜利,使他总司令部的首脑们感到惊讶。没有一个人对他的进攻抱有信心,也没有准备为他提供后备军或物资。
到6月底,俄国总司令部给勃鲁西洛夫送去为时过迟的支援,但这些支援是用马拉货车在满布车辙的泥路上费力地慢慢运来的。
同一时间,德国人则沿着高效率的铁路向东疾驰。到7月中旬,奥德联军已把战线稳定下来,对俄国的薄弱据点的反攻已夺回了许多小块土地,尤其在卢茨克周围。
沙皇的军事政策不是屠杀便是停滞不进。随着冬天到来,开小差的士兵在100万人以上。士气十分低落,开小差的士兵公然住在家里,不受当局的干涉。腐败和低效率沾染到社会的各部分。军队的承包商收了钱只供应补给的一部分,而且常常是质量差的。
可是,对于300余年皇朝可能遭到危险的这类预兆,沙皇仍然无动于衷。有人谋求指点他,他都不加理会。当杜马议长提出警告,叛乱正在席卷这个国家时,尼古拉二世表示“不愿回答”。杜马中最保守的党派、温和的社会党,以及参谋总长等,都在着手策划逮捕沙皇并迫使沙皇进行改革。
国际战争风云翻卷的同时,国内风起云涌的罢工浪潮,也使沙皇的统治岌岌可危。工人和士兵组织称为苏维埃委员会,起初同新政权合作,但不久他们进一步向布尔什维克影响下的左翼靠拢,布尔什维克要求结束战争和废除私有财产。
德国方面为了谋求同俄国单独媾和,以便在西线集中所有军队,代表德国最高统帅部的鲁登道夫,采取有意的冒险行动,以使俄国退出战争。
另外,鲁登道夫也在高兴地注视着温和派和布尔什维克之间在扩大裂痕。政治上老练的德国特务,伪装成士兵,聚集在前线,双方在温暖的阳光下交起朋友来。俄国士兵干脆不理会作战的命令。
俄国已经打得筋疲力尽,布尔什维克的口号“和平,土地,面包”比同德国人打仗有大得多的号召力。
前线的纪律荡然无存,开小差成为普遍现象,以致军队自行解散了。德国最高统帅部估量了这个形势,并且不采取任何可能使俄国人联合起来的措施。而俄国国内正在经历着历史性阵痛。
十月革命胜利时,俄国已饱受三年帝国主义战争之苦,政权不稳,经济凋敝,旧军队瓦解了,红军才刚刚建立起来。人民不需要帝国主义战争,苏维埃俄国也没有力量继续战争。
在这种形势下,继续对德作战,无疑是要断送刚刚诞生的苏维埃国家,只有和平才能使新政权获得喘息,和平就是巩固新政权的保障。
在革命胜利后的第二天,苏维埃政权就颁布《和平法令》。但是,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集团,根本就不理睬苏俄的和平建议,苏维埃俄国被迫单独与德国及其盟国开始和平谈判。
1917年12月3日,俄德双方的代表在德国军队占领的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进行谈判,并签订了一个为期十天的临时停战协定。
1918年1月9日,和谈进入第二阶段。德方于2月10日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苏俄立即缔结和约,放弃从波罗的海沿岸到纳尔瓦、普斯科夫和得文斯克一带领土。苏俄政府代表团团长托洛茨基拒签和约,并以苏俄人民委员会的名义通知德方:苏俄单方面结束战争状态、复员军队。
在这种情况下,德军以此为借口,于2月18日向苏俄发动全线进攻,占领了苏俄大片领土。
由于没有抵抗,于是德军更加深入俄国领土。在德国人进军后不到24小时,苏俄接受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提出的全部条件。可是,德军的霍夫曼将军又前进了两周,他的军队已进到苏俄的普莱普斯湖和纳尔瓦,使彼得格勒面临入侵的危险。其他德军的扫荡已经到了乌克兰的谷仓。
为了保住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列宁坚决主张立即同德国签约;以布哈林为首的“左派共产主义者集团”则要求停止和谈,进行反对德国的所谓“革命战争”;托洛茨基等人拒不接受德国提出的要求,他的“不战不和”的声明,激怒了霍夫曼。中央委员会最后采取了列宁的主张。《布列斯特和约》先后被布尔什维克党的七大和苏维埃第四次非常代表大会批准。
1918年3月3日,苏俄政府代表团在布列斯特与德国签订和约。苏联人给予波兰、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芬兰自治,而乌克兰和其他俄国领土则继续置于德国占领之下。托洛茨基试图哄骗霍夫曼的策略,代价是高昂的。俄国还不得不把巴统、阿尔特温和卡尔斯等地区交给土耳其。八个月后,战败的德国放弃了所有征服的领土。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后,苏维埃政府于1918年11月13日宣布废除《布列斯特和约》。
揭秘:陈圆圆墓葬所在地
湖北“将军县”在哪里?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