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死得最惨的侠士是谁?
金庸笔下有很多了不起的英雄人物,但是他们的结局往往十分悲壮。豪气干云的乔峰心系辽宋两国的百姓,最后自尽于天下人面前,用生命换取了两国数十年的和平;“侠之大者”的郭靖固守襄阳数十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后战死沙场以身报国,这样的例子在金庸小说中不胜枚举。
今天要说的这位英雄人物,虽然声名和武功不及乔峰郭靖二人,但也深具豪情,光明磊落,最后悲壮地死去,而杀死他的正是他一直忠心耿耿想要保护的主子。说到这,就不再卖关子了,此人正是吴三桂手下的武将杨溢之,他武功高强,性格豪迈,虽是吴三桂的手下,却从未屈从吴三桂的官威与盛怒,最后却落得个“人彘”的下场,结局确实太过惨烈。
相信他的出场无论是书中还是影视剧中,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康亲王府上,神照上人持强傲物,对上了杨溢之,本想出出风头,便使出浑身解数,结果却伤不到杨溢之半分,而杨溢之只守不攻,反而让神照上人吃尽苦头。
其实,杨溢之本可将神照上人打翻在地,这样不仅可以杀杀康亲王府的锐气,也可让吴应熊脸上有光,但他没有那么做,从这可以看出杨溢之是一个顾全大局的人,为了王府的利益可以独自忍受屈辱,确实有些大侠的风骨。
《鹿鼎记》中韦小宝跟不少人结过八拜之交,但是最佩服、最敬重只有杨溢之。杨溢之这个人重义气,够朋友,跟韦小宝的脾气也很投契。其实,“够朋友”这三个字,并非官场用词,而是江湖侠客们经常提到的,因此相比官场,他应该更适合做草莽英雄。
杨溢之的结局可以说是非常的惨,双手双脚被齐腕斩去,舌头被割掉,眼睛也被挖去,而伤害他的正是他一心想要保护的主子吴三桂。原因是因为吴三桂看他与韦小宝结拜,怀疑他已投靠朝廷。其实,以杨溢之对吴三桂的了解,他当初与韦小宝结拜应该知道有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但是还是与之结拜,说明杨溢之这个人很重义气。另外,吴三桂想要杀他,他不可能没有察觉,之所以没有提前逃走,主要还是因为念及吴三桂对他的恩情,试图向吴三桂解释,不想落一个不忠不孝的臭名。
关于杨溢之的评价褒贬不一,虽然大多人都比较同情他,甚至欣赏他,但网上也有很多人认为他的结局完全是咎由自取,居然辛辛苦苦去保护一个卖国求荣的吴三桂。
大多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是不明白为何像杨溢之这样一个侠士竟甘心屈居于吴三桂门下,要知道当时的吴三桂名声简直坏到了极点,其实书中杨溢之已道出了其中的原委。
「杨溢之喜道:“全仗桂公公大力周旋。小人自己倒不想升官发财。王爷于先父有大恩,曾救了小人全家性命。先父临死之时曾有遗命,吩咐小人誓死保护王爷周全。公公,你到这里,是来探听沐家众狗贼的阴谋么?”」
这是《鹿鼎记》第二十八回中的内容,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杨溢之之所以跟随吴三桂并非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为了报恩和孝道。而且他跟随吴三桂以来,从未做过任何伤天害理的事情,他的出发点只是在维护王府的利益,心中还是有自己的原则。
杨溢之的死有那个时代的鲜明特点,主子要自己死,自己就不得不死,在现代人眼中,这种表现是愚忠,但是在那个时候这种观点就是标准。金庸在处理这个人物的时候,安排得恰到好处,让杨溢之悲壮地死去,虽没有乔峰郭靖那般伟大,却也不似陈近南那样拖拖拉拉,让人看了,很沉闷。
论语解读:当仁不让
揭秘:秦始皇陵墓大有乾坤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