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天下后汉武帝如何分封功臣?
刘邦击败项羽定都长安国号大汉,后来封赏有功大臣,先封了二十余人。
分别是:萧何封为酂侯,曹参封为平阳侯,周勃绛侯,樊哙舞阳侯,郦商曲周侯,夏侯婴汝阴侯,灌婴颍阴侯,傅宽阳陵侯,靳歙建武侯,王吸清阳侯,薛欧广严侯,陈婴堂邑侯,周緤信武侯,吕泽周吕侯,吕释之建成侯,孔熙蓼侯,陈贺费侯,陈豨阳夏侯,任敖曲阿侯,周昌汾阴侯,王陵安国侯,审食其辟阳侯,等等。
其他人好说,但封萧何封为酂侯,而且食邑最多,功臣们有意见了。他们在朝堂之上,当场向高祖表明了不同意见说:“在举大事的道路上,臣等披坚执锐,攻城掠地,多的经过百余战,少的也有数十战,虽有大小差异,但按功劳行赏,都能接受。然而,此次分封的人中,唯独萧何手无尺寸之功、肢无汗马之劳,却封侯比人大、食邑比人多,反居臣等之上,这是何解呢?”
高祖见有意见的人还蛮多,便让大家安静下来,然后给他们上了一堂“战争哲学课”,他说:“你们知道狩猎吗?知道猎狗吗?每次狩猎,追杀猎物的,是狗;而发指示驱使猎狗猎取猎物的,是人。你们攻城掠地,不过猎取猎物而已,是功狗;而萧何恰如那个发指示的,是功人。
何况你们只身随我,多的一个家族也不过两三人。而萧何呢?他可是举全族之力随我,多达数十人,功不可没啊!”功臣们无话可说,悻悻而退。
在讨论“英雄排座次”的朝会上,高祖仍有意将萧何排位第一,功臣们又不答应了,他们说:“平阳侯曹参功劳最大,应居第一。”高祖正在沉吟,关内侯鄂千秋出班说道:“大家其实都想错了。曹参虽有功,不过是阵前拼杀,乃一时之功。
皇上与楚相争数年,常常败北,萧何镇守关中,要兵给兵,要粮运粮,馈饷不绝,乃万世之功。少一百个曹参,汉亦是汉;少一萧何,汉必不成。建议萧何排第一,曹参列第二。”于是,高祖下令以萧何第一,并赐他剑履上殿,即可穿鞋佩剑入殿。
为了分封功臣这件事,大家争执不休,“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史记·萧相国世家》)大家吵吵闹闹争执了一年多,你看这些人的心态是多么的糟糕。只有张良,静静呆着,与世无争。对于张良,高祖视其为左右手,认为“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张良)功也”,自然高看一眼,厚爱三分。为了分封,他单独召见了张良,当面锣对面鼓,让他自己选择齐地三万户,要封他个万户侯。
这等于是给张良“开小灶”,搞特殊。然而,张良不但不争对于这种特殊关爱,还推辞不受。他说:“臣刺秦后逃难于下邳,与皇上相会于留县,这也是天意将臣授于皇上吧。皇上用臣之谋,幸而偶有成功,封三万户不敢当,封臣留侯就可以了。”高祖还想说服张良,无奈张良竭力推辞,高祖最后只好随其意,封他为留侯。
在分封列侯的过程中,那些无论功大功小的将领们,纷纷以己之长,较人之短,争执不休。只有张良极力推辞,这种人,真堪称谦谦君子,有长者之风也。张良不贪恋权位,多次有去意,曾对高祖说:“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可见,他亦是范蠡、李泌一类的人物,有谦让之风,懂进退之理。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