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才子杨慎
正德十六年(1521年),朱厚照驾崩。因朱厚照无子,经张皇后及杨慎父亲杨廷和商议,便由其堂弟朱厚熜继位,是为明世宗。朱厚熜即位后,授杨慎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
嘉靖二年(1523年),参与纂修《武宗实录》,充纂修官。
杨慎利用给朱厚熜讲书的机会,经常联系当时实际情况教育朱厚熜。如对已判死罪尚未诛杀的佞宦张锐、于经等人,由于大肆行贿,朱厚熜破例赦免了他们的死罪。 杨慎在经筵讲课时,便特地选出《尚书》里《金作赎刑》这一章,对朱厚熜讲道:”圣人赎刑之制,用于小过者,冀民自新之意;若大奸元恶,无可赎之理。”朱厚熜听后很不高兴,常常借故停止讲书。
杨慎因性格耿直,既失欢于皇帝,又结怨于权奸。虽胸怀壮志,力图报国,但其政治才能在当时是难以施展的。特别是在内阁”大礼议”的纷争中,突出表现出杨慎的”叛逆”风骨。
当时朱厚熜以”兄终弟及”的方式登上皇帝宝座后,按照皇统继承规则,朱厚熜要承认孝宗是”皇考”,享祀太庙;自己的生父只能称”本生父”或”皇叔父”。朱厚熜即位后第六天,就下诏令群臣议定他自己的生父兴献王为”皇考”按皇帝的尊号和祀礼对待;这样,皇统与家系就成了当时内阁大臣纷争的议题。
当时,张璁、桂萼等新贵为迎合上意,攀附权奸,主张在宪宗与武宗之间,加入睿宗(兴献王朱佑杬),德高望重的杨廷和父子和许多大臣坚决反对。
为此,杨廷和被迫辞官归里,杨慎一再上书辞职,不愿与张、桂等”无耻小人”同列共事。对此,刚愎自用的朱厚熜非常生气,他一意孤行,正式下诏改称生父为恭穆皇帝,杨慎”又谐学士丰熙等疏谏。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