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文物迁徙历史
为庆祝故宫建成600周年,故宫博物院联合全国8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推出文博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一经播出就唤起了中国人对于我们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共同回忆。今天小编来说说栏目中关于故宫文物迁徙的历史。
1911年底,统治中国近300年的清王朝随着溥仪退位而终结,中国在满目疮痍中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中华民国。
在北洋大臣和国民政府关于溥仪退位的谈判中,清帝退位仍居紫禁城,是达成协议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在民国初建的时候,紫禁城的一切依然属于满清皇室,而不是属于全体中国人的文化宝库。
在满请皇室在清亡后居住在紫禁城的近12年中,紫禁城内的很多文物被盗卖和破坏,引起了社会强烈的谴责。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溥仪。并组建了一个由全国各界名流担任委员的“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组织人员对故宫内的所有文物进行鉴别了记录整理。
经过近一年的紧张统计,共整理出各类文物、书画、帝王后妃服侍、家具等等共9.4万个编号117万余件文物,这些文物都是明清两朝近550年从全国各地收集而来的奇珍异宝、大量绝版书籍、文献档案都在其中。
整理后的刊出的物品被整理成《故宫物品清单报告》共6编28册。在整理过后,委员会宣布筹备设立故宫博物院,设置了古物馆、图书馆,举办了各类展览,进行了大量的宣传,一时间全中国的文化大师和学者汇聚一堂,故宫博物院的名声也盛极一时。
这个复杂又必要的过程,没有人有怨言。在整个护送文物的过程中,不论是故宫人还是负责保卫的国军官兵,似乎都懂得他们押送的东西有多重要,在那个混乱的国难之中,面对价值连城的珍宝文物,所有人都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他们是民族和国家的功臣,也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在那个时代,所有故宫人的生命,就是为了所有文物的完整,不论是日军飞机临空,还是环境的艰难和道路的崎岖,故宫人都将文物的安危视作生命,因为国家灭亡以后,有复国之日;中华文化一断,永无补救之举。用生命去守护文化的民族,岂有不胜之理!
抗战胜利后,故宫运出的所有文物,从1947年开始陆续运回南京,故宫人又经历了一次文物迁徙,当他们远隔千里将文物送到南京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让这批文物回到故宫,回到他们几百年来一直留存的地方。
但是历史的车轮转动,国军前线溃败,南京也即将解放,不甘失败的蒋介石没有让这批文物回到故宫,而是将他们装箱运到了台北,不少故宫人,也随着这批2972箱文物去往了台湾,再也没有回来。
而遗留在南京的1万多箱文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陆续送回北京,回到了他们原本的家中。在这颠沛流离的十四年中,没有一件迁徙中的文物损坏,它们成了这场国家浩劫中唯一完整的东西。
但是令人庆幸的是,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它们是完整的,这个民族还有救。
如今,当我们在故宫博物院或者国家博物馆,看到这些文物被放置在展示台上,被人们瞻仰和了解,可能不曾想到,有一批人带着他们跋山涉水,历经艰险,穿过岁月山河,存住了民族的血脉和根。
探寻故宫的那些神秘往事↓
探索更多民国名人往事↓
超人李嘉诚实力有多强?
俄罗斯购物中心火灾是怎么回事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