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衣服的装饰有哪些
头衣
远古时期的人们是没有衣服的。那时,夏天用树叶草蔓遮身,冬天则用禽兽之皮裹体。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大约到母系氏族社会后期,纺织术才发明了,或养蚕织绸,或用麻的纤维织布。而丝绸是一种高档衣料,一般人是穿不起的,故平民所着乃足“布衣”。
今天从河南仰韶、陕西庙底沟和西安半坡的仰韶文化遗址中,便发现有用野麻纤维所织成的布。不过这种布非常粗劣,每平方厘米的经纬线仅有十根左右,与麻袋片差不多。此后纺织业不断发达,衣料不断改进,古人衣服的种类和式样也逐渐丰富起来。
一、冠
冠是古代贵族男子的普通帽子。《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故戴冠为成人之标志。而该戴冠而不戴,则为“非礼”。《晏子春秋·内篇杂上》记:“(齐)景公正昼,被发,乘六马,御妇人,以出正闺(宫门)。刖跪(砍去脚的守门人)击其马而反之,曰:‘尔非吾君也。’景公惭而不朝”。
披发不冠,非君之相,故连看门人都可以击其马而使其返。又如《史记·万石君列传》记万石君石奋之毕恭毕敬貌:“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必冠,申申如也(严肃貌)。”这是说,假如有成年的子孙在跟前,即使在家闲居也定要戴冠。《后汉书·马援传》还载,马援未出仕时,“敬事寡嫂,不冠不入庐”。
可见,古人是以不冠为不礼貌的。甚至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古人也不忘戴冠。《左传·哀公十五年》记卫国内乱,子路被人“以戈击之,断缨(系冠之带)”,他说:“君子死,冠不免。”于是放下武器去“结缨”,结果被对方杀死了。
由于加冠是成人的标志,所以“冠者”在古代常指成年人,以与“童子”对称。如《论语·先进》:“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詠而归。”而“弱冠”则指刚进入成年。《礼记·曲礼上》:“二十日弱冠。”王勃《滕王阁序》:“等终军之弱冠,无路请缓。”王勃写此文时仅是二十余岁,故将自己与“弱冠”之终军相比。
二、冕
冕为天子、诸侯之冠。《说文》:“冕,大夫以上冠也。”冕为黑色,是一种最尊贵的冠。故后世有“冠冕堂皇”的成语。
冕之形制与冠不同。冕上面是一块长方形的版,叫“延”(綖),下面戴在头上。“延”的前沿挂有一串串小玉珠,称作“旒”。汉代以后,只有皇帝戴冕才能有旒,故“冕旒”遂为皇帝的代称。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聊斋志异·小翠》中的狐狸精小翠给丈夫饰以“冕旒”,其政敌即控告他们图谋不轨。但当堂开验时,冕旒却成了一堆高粱秸,原来是小翠在有意戏弄对方。
三、弁
弁(biàn)也是比较尊贵的一种冠,有皮弁、爵弁两种。皮弁是用几块白鹿皮拼接而成的,尖顶,颇似后代的“瓜皮帽”。《诗经·齐风·甫田》:“婉兮娈兮,总角丱兮。未几见兮,突而弁兮。”便是说一个小孩子几时不见,突然戴上皮弁了。弁的各块鹿皮缝合处常缀有一行行小玉石,看上去似小星,所以《诗经·卫风·淇奥》说“会弁如星”。爵弁即无旒之冕,因其颜色红中带黑,与雀头相近而得名(爵与雀读音同)。
四、胄
古人平时戴冠、冕、弁,打仗时还要在冠上加胄。秦汉以后称胄为“兜鍪”(móu),后来又叫盔。鍪是一种炊具,因胄之形状似鍪故名。鍪有时也写作“牟”。古代士兵都要戴兜鍪,故“兜鍪”又常用以指士兵。如辛弃疾《南乡子》:“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体衣
一、上衣
前面说过,“衣”之最狭义即是上衣。而这个意义上的“衣”又往往跟“裳”对举。如《诗经·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裳。”《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上衣又有种种:
1.襦
襦是短上衣。《穀梁传·宣公九年》:“陈灵公通于夏征舒之家,公孙宁、仪行父亦通其家,或衣其衣,或衷(贴身穿)其襦,以相戏于朝。”襦还有长短之分。长至膝的是长襦,“施腰者”为短襦,亦称“腰襦”或“小襦”。《孔雀东南飞》:“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杜甫《别李义》:“忆昔初见时,小襦绣芳荪。”这所说的都是短襦。
2.深衣
深衣是与短襦相对而言的。或谓“其被于体也深邃,故名深衣”。(《礼记·深衣》陈澔注)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引郑玄《礼记·深衣》注:“深衣者,连衣、裳而纯(镶边)之以采也。”《礼记·深衣》:“短毋见肤,长毋被土。”可见深衣是将衣、裳连而为一。襦为一般人平时所穿,而“深衣”则是“士”以上的人穿,平民只能把它作为礼服。
3.亵衣
贴身穿的上衣称为亵衣。司马相如《美人赋》:“女乃弛其上服,表其亵衣。”又《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泽。”郑笺:“泽,亵衣,近污垢。”泽即择,亦即今之汗衫。后世军人间称“袍择”,即是从这儿来的。亵衣又称“私”。《诗经·周南·葛覃》:“薄汙我私,薄澣我衣。”《说文》:“衷,里亵衣。”是衷衣也是内衣,后来写作中衣。
4.裘
裘是皮衣。不过古代的皮毛是向外翻的,即反穿皮袄。《说文》:“表,古者衣裘以毛为表。”《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又,《诗经·桧风·羔裘》:“羔裘如膏,日出有曜。”既然能看见毛色的黄和白,可见毛是向外穿的。但因兽毛外露,不美观,所以行礼或见宾客时还要套上一件罩衣,这罩衣叫“裼”(xí)。如《礼记·玉藻》:“君衣狐白裘,锦衣以裼之。”裼与裘的颜色要相配。
故《论语·乡党》说:“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家居,裘不加裼。庶人穿犬羊之裘,亦不加裼。《礼记·玉藻》说:“犬羊之裘不裼。”
5.袍
袍是絮了乱麻或旧丝绵的长衣(上古无棉花,棉是后来才传人的)。穿不起裘的人才穿袍。《论语·子罕》:“衣敝缊(乱麻)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袍亦为战士所服。《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江湖厮杀成性,为何官府不管?
山西三维集团是什么企业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