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走过的历史文化历程是什么样的?
峨眉山历史文化久远,魏晋时佛教传入,改观为寺,成为佛教的普贤道场。唐宋以后,佛教兴旺、寺庙增多、规模逐渐扩大,明清鼎盛时期,全山上下先后有大小寺庙170余座,峰峰有寺、岗岗有庵。
解放初期,全山寺庙仅存43座。1982年中发19号文件下发后,认真落实宗教政策,寺庙得到逐渐恢复和发展,现有寺庙26座。
其中:被国务院批准确定为全国重点寺庙的有5座,即报国寺、万年寺、华藏寺、洗象池、洪椿坪寺庙。列为乐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伏虎寺等到12座。
峨眉山佛教与海外宗教界有着历史的广泛联系。相传东汉时,西域宝掌和尚来峨眉山建寺修庙。明代,缅甸和阿富汗友人送来玉雕佛像和贝叶经,斯里兰卡友人送来佛牙。
清代,日本友人松涛、朝鲜宝光和尚等来峨眉山题咏作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间佛教”的提倡,峨眉山僧尼更加发扬了农禅并重、佛学研究、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优良传统,近期前来峨眉山朝圣、考察和进行佛教文化交流的海外来客,更是络绎不绝。
每年峨眉山寺庙接待来自国内外的香客游人多达100万人次。寺庙通过同国内和海外以及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增进了相互了解,加深了友谊,扩大了对外影响,赢得了中外香客游人的好评,弘扬了峨眉山佛教文化。
在藏传佛教中,峨眉山被称为“挺拔屹立的大象山”,是一座吉祥山,在四大佛教名山中,唯有金顶华藏寺普贤菩萨的坐像是面向西方。
因此,在诸山中,峨眉山特别受到西藏僧众的青睐。佛教徒认为普贤菩萨将会以他无边的法力来庇佑西藏人民。
在4700多年的历史中,峨眉山以包容道教、佛教、儒学三教之宗的胸襟,历经多种文化形式的碰撞交流与融合,形成了道之源,佛之始,儒之境,并传习至今,形成了以佛教文化为核心峨眉山文化。
峨眉山佛教属大乘佛教,僧徒多是临济宗、曹洞宗门人。
峨眉山先后住僧人数以万计,其中为弘扬峨眉山佛教有过贡献的名僧有:晋代慧持、宝掌和尚;北朝东魏淡然大师;唐朝慧通禅师;宋代怀古大师、茂真和尚、密印禅师;明代广济禅师、别峰禅师、宝昙禅师、无穷禅师;现代圣钦和尚、普超和尚。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