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八百里加急究竟有多快?竟有如此残忍的规定
八百里加急是什么
我们大伙耳熟能详的就是影视作品、小说中的“八百里加急”,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一匹马,能跑出一天八百里的工作里程吗?真有千里马吗?
其实这只是一个概念上的东西,八百里是分别由40匹马,以接力长跑的方式,分阶段完成的,古代的一里比现在的500米短些,这也相当于每匹马急跑9000多米了。而每匹马跑完自己的路程是有时间限制的,不管是严寒酷暑,还是雨雪交加,都是如此,而且要严格记录时间,以便追究超时的责任。如果耽误时间,轻者杖责,重者判刑。
古人高效率的“智慧”
古人每20里就设一个驿站,而驿站不仅仅是传递军情战报,还有很多别的功能:文书的传递,主要是上级的指示和下级给上级的汇报材料。和军事无关,都可以列为次级或者是缓级;官吏的迎来送往,都要在驿站休息,这相当于军队的招待所。也是拉近本地官员与外放官员,回京任职官员最好的机会。驿长、驿卒、驿舍、驿马的日常管理,这是一个长效工作。驿长要列出所有花费的明细报表,和将来的预算。
看似一个小小的驿站,却是一个国家机器运转最不可或缺的一环。小小的驿站,大大的内涵。这个国家最小的邮政公司,绝对是最迅速的快递公司,各条官道形成了网格化的管理,而每个驿站,都是网格中的节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形成了中国古代极高效率的信息高速公路。
人与马,“八百里加急”的完美组合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所以,中国古代对驿马和驿卒的选择非常重视。
首先是驿马的选择,不用凉血马,也就是比较温顺、能吃苦耐劳的那种马。虽然干活行,但动作慢,比较适合长途的、不着急的公文。热血马,脾气暴躁,不服管束,一旦间驯服,跑得快,适合快速运动。毕竟军情急如火,快速传递信息是第一要务,所以,“八百里加急”都用热血马。
一旦选中“热血马”,在饲料的配比上,必须是六四开,六分草料,四分带壳的小米,混合喂养。而普通的马可就没有喂小米的待遇了。真不知道那些选马的人通过什么方式,确定出来这种比例关系的。既能不伤马,还能让马达到非常科学的二十里内的“极限运动”。
所以,他们对精选出既有速度又有耐力的“千里马”的伯乐,当祖师爷供奉,绝对是有道理的。而且对于高喊“八百里加急”的驿卒绝对是不可怠慢的。对于不让路者,上至达官显贵,下至黎民百姓,都可以砍杀。他们有这个权利。
唐中宗时期是唐诗盛行的时代
陆令萱:从一个奴婢到封为郡君?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