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止渴典故简介望梅止渴的故事内容
望梅止渴典故简介:望梅止渴的意思是什么?望梅止渴的故事内容是怎样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望梅止渴典故简介
望梅止渴是一个成语,读音是wàng méi zhǐ kě,原意是梅子酸,当说到梅子的时候,就会想到梅子酸而产生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望梅止渴的意思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望梅止渴主要人物: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
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渐见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曹操在汉朝的名义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积极作用。
曹操军事上精通兵法,重贤爱才,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将看中的潜能分子收于麾下;生活上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在《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望梅止渴的故事内容
《三国志·魏书·武帝传》载建安十九年(214年),“秋七月,公征孙权。冬十月,公自合肥还”。曹操第三次越巢湖伐吴,七月天气炎热,行军途经安徽省含山县梅山村,士兵口渴难熬,曹操站在山道上指着前面遥远的地方说:“前有大梅林”,士兵争先恐后地前进,其实此山过去十几里是濡须河中游,很快有了充足的水源,士兵们虽然被骗依然很高兴,这就是大家耳熟能祥的“望梅止渴”成语来源。
《三国志·吴书·徐盛传》记载:曹操到达横江(今和县马鞍山采石对岸),与吴将徐盛有一战。
《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九记载:“梅山,(含山)县东南五里。山多梅树,俗传曹操行军,指梅林以止军士渴处也。”
《御定骈字类编》卷一百八十九记载:“《明一统志》(卷十七),(梅山)在和州含山县东 南五里,唐天寳中改曰楼隐山,山多梅树,昔曹操行师至此,军士皆渴,因指山上梅林,军士渴遂止”。
清代胡士钰的《窦存》也记:“望梅止渴:曹操行军至含山,军士皆渴,因指山上梅林,渴遂止。
《康熙含山县志》卷五记载:“梅山县东南五里,唐天宝中(742年)改曰楼隐山,相传曹图东吴,举兵临江,军士道渴,操曰:前山有梅,士曰皆口酢,山上至今尚多梅树。【一统志】载王荆公(王安石)诗有:‘将军马上设良谋,遥望青山指梅树’之句。
如何评价望梅止渴?
关于曹操望梅止渴历史上对其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这是一种智慧,也有人说这是曹操奸诈之处。许多文人因探寻 “望梅止渴”的历史来到含山县梅山村,留下了不同看法的诗篇。明代诗人戴重的《梅山梅花》写道:“千里吴江春水深,许君饮马望江浔,空山花树无人迹,枉被曹瞒指到今”。
清康熙赵灿(含山县志修撰者)有《怀梅山古迹》诗云:“人望影婆娑,扶筇叹未过。睛云穿斗汉,萧寺结烟萝,色泛金尊满,分光绿野多。当年消渴处,到此渴消么”。
清和州太守扬继芳《梅山》:“鸟啼带雨㲹烟树,云是曹阿瞒止渴处。白草黄梅成古今,青山碧水自朝暮”。清知府许畅《登楼望梅山》:“此地曾经魏武过,雄风仿佛寄层峦”。
据《康熙含山县志》记载:梅山上原建有“止渴”亭,梅山塔(文昌塔),梅山庵(梅山寺)。
明和州同知胡永成有《止渴亭记》,州人戴重有《梅山亭》,梅山庵位于梅山脚下约2公里处,后改名梅山寺。寺庙坐北朝南,由天王殿、大雄宝殿、寮房和斋堂等组成,共40余间。
离梅山寺不远的乌龟坡南侧有一处石壁,平整光洁,上刻有“曹操行师至此望梅止渴”。梅山塔有11层,高30余米,青砖砌成,塔顶门楣上书“贯月参天”四字,后毁于侵华日军的炮火。
多年以来含山县文化研究会,含山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对本县望梅止渴遗址进行实地考察与历史研究,整理出一篇《含山县三国文化遗址调查》论文。
2017年提交给“全国三国文化研究中心”,经专家反复对史料验证核实,论文编入由“全国三国文化研究中心、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成都诸葛亮研究会”编著的论文集中,《诸葛亮与三国文化(九)》第150页,2018年《科学出版社》出版。
乾隆为何九进孔府 竟如此钟情孔府
宋钦宗当了皇帝却嚎啕大哭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