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是怎么来的 说学逗唱
相声,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一种表演艺术,是综合了“说、学、逗、唱”的一门艺术,演员直接跟观众交流感情,在观众的默契配合之下进行演出。它通过“笑”来揭露矛盾、塑造人物、评价生活等,而且用“笑”拉近了演员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所以,在我国,相声可谓风靡全国,妇孺皆知,人人喜爱。
然而,在你被精彩的相声艺术逗得大笑之时,你是否想过,相声是怎么来的?相声艺术历史悠久,但是关于它的记载却异常贫乏,因此这个问题就成了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
一种说法是,“相声”即相貌和声音,也就是说,是模拟形态的“相”与模拟声音的“声”的结合物。不少学者认为,这种观点只是对“相声”一词的解释,并没有说出相声的根源。
还有一种说法是:相声来源于“象声”,即口技。据《清稗类钞》记载,“口技为百戏之一种,或谓之曰口戏,能同为各种音响及鸟兽叫唤,以悦座客。俗谓之隔壁戏,又曰肖声或曰象声。”由此得知,口技就是在布幔中表演的隔壁戏,在声音模拟中穿插人物故事,制造笑料,也叫相声、象声或像声。由此来看,象声不仅与今天的“相声”音同,而且意思也很接近。在康熙年间李声振的《百戏竹枝词》里有一首《口技》,作者也自注道:“(口技)俗名‘象声’。”而乾隆年间翟颓辑在《通俗篇》里“相声”条下则如此写道:“今有相声技,以一人做十余人捷辨,而音不少杂,亦其类也。”从文中可知,翟颓辑所说的“相声”就是口技,也即“象声”。此后乾隆年间的《京师乐府十六首》、嘉庆年间的《燕台口号一百首》、光绪年间的《燕京岁时记》等史籍中都有类似的记载。故,持此观点者认为,现在的相声不仅受到口技,即“象声”的影响,而且其名称也是由“象声”转化而来。
不过,有学者认为,相声中虽然有模拟人言鸟语之类的因素,但并不占有主要地位,因此,此说并不足以为信。
还有一种说法是,相声来源于“像生”。据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旧有百业皆通者,如纽元子,学像生、叫声、教虫蚁、动音乐……”由此可知,在吴自牧之前的北宋就已出现了“像生”这种模拟声音的口技。又据史料査证,在南宋时,还出现了“像生叫声社”这样的艺术闭体。可见,“像生”在当时是很盛行的。高承在《事物纪原》中说,人们将市场上抑扬顿挫的叫卖声采集起来,再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成为“像生”技艺。在元代杂剧《风雨像生货郎担》中也出现了“像生”一词,并且里面还穿插了说唱艺术的成分,带有浓郁的喜剧色彩。持此观点者认为,“相声”就是继承和发展了“像生”的这些特点,包括“像生”的音。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是“相声源于参军戏”,此说在很长时间以来都一直被相关研究人员所支持。唐代时,兴起了一种戏曲形式一“参军戏”。“参军戏”的内容以滑稽搞笑为主,一般有两个角色,一个是被戏弄者叫“参军”,性格比较痴愚;一个是戏弄者叫“苍鹘”,性格比较机灵。后来,参军叫作副净,苍鹘叫作副末,副末可以打副净,两人的表演就和相声中的“逗哏”和“捧哏”一样。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吴晓铃在《略谈相声的创作问题》中说道:“由古代‘参军戏’发展、衍变出来的相声,是中国讽刺文学的一种。”中国著名戏剧家、戏曲史研究专家董每戡在《说“丑”相声》中也说道:“‘参军戏’还另行单独存在,及今仍保留其遗迹,那便是杂耍类的相声。”他们认为,参军戏就是相声的老祖宗。
当然,也有人对此说法提出异议。任半塘在《唐戏弄》中就明确指出:“实则唐宋‘参军戏’之滑稽,寓于表演故事之中,终是戏剧,并非说话或讲唱。而清代滑稽相声,即使有表演,甚至小小涂面,终是说话而巳,且无故事,并非戏剧。”他的意思是,参军戏属戏剧,重在唱;而相声不是戏剧,重在说。故两者没有什么关系。
但坚持认为相声源于参军戏的学者又对此提出了反驳意见,他们认为,说相声源于参军戏,绝不是要在参军戏与相声之间画等号。虽然参军戏有着更多的戏剧成分,但并不排斥它蕴含着某些相声因素,对后世的相声艺术产生过一定影响。在侯宝林、薛宝琨、汪景寿、李万鹏所著的《相声溯源》中也阐明了参军戏与相声之间的渊源,说在后世的相声中有许多参军戏的特点。由此可见,此说在相声起源这一课题的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相声究竟源于什么?相声本身也许是吸收、学习了以上各门艺术的精髓发展而来的哪。所以哪种说法都有据可依。当然,这只是猜测,看来,这个问题还有待有心的相声爱好者做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精彩连载推荐:
返回大全页:
宋徽宗联金攻辽却被金人掳走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