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教仁遇刺事件真相宋教仁是谁杀的
1913年3月20日晚10时45分,时任国民党代理理事长的宋教仁在袁世凯的邀请下北上,宋教仁则在黄兴、于右任、廖仲恺等友人陪同下在上海火车站准备乘坐火车。当他们从休息室出来,朝着检票口走去时,一个身材矮小的男人在距离宋教仁几步之外举枪刺杀了宋教仁,子弹射入其腹部,两天后宋教仁在医院不治身亡。
宋教仁遇刺后举国震惊,刚刚成立的国民党内部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愤怒之中,当时人们把怀疑的对象普遍聚焦在袁世凯身上。尽管在3天后就顺利的抓捕到了凶手,就是原清军武官、山西人武士英,但据他供述,他也是收取了别人1000美元的好处费。而且并不知道所刺杀的人是谁,只是凭借照片进行刺杀。
而指使他的这个人就是江苏驻沪巡查长、中华共进会会长应桂馨,上海租界的巡警在搜查应桂馨的住所时,发现了他和国务总理赵秉钧、国务秘书洪述祖等人的书信来往。使得这一事件徒然上升为一桩严重的政治事件,虽然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就是袁世凯指使人刺杀的宋教仁。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宋教仁遇刺同当时的已经由袁世凯担任大总统的北京政府有关。而此时正在日本考察铁路的孙中山不得不提前结束访问而回国,并立马召开国民党内部高层会议。
震怒之下的孙中山认为“事已至此,唯有兴兵”,因为他认为幕后主使者就是袁世凯。随着凶手从法国租界被引渡到上海警察局,并决定在4月25日公开审理。但在4月24日武士英就在看守严密的牢狱中暴毙而亡,这使得原本明朗的案情一下子变得扑朔迷离起来。也导致近百年来宋教仁究竟为何人所杀成为众说纷坛的迷案,其中尤以袁世凯的嫌疑最大。
也有说是源于国民党内部的权力斗争导致的,这就牵扯到宋教仁和孙中山不同的政治思想。这其中矛盾的根本就在于宋教仁一直试图推行“责任内阁制”,也即“议会内阁制”。熟悉内阁制的都知道,在议会内阁制度下国家元首实际上只是成为一个代表国家的象征性人物,其本身已经不再具有实际权力,这一点肯定是当时的袁世凯万分不愿意看到的。
而孙中山则坚持总统制,这就让宋教仁和还怀揣着称帝之心的袁世凯以及孙中山都出现了政治思想上的矛盾,所以才会说袁世凯有嫌疑,国民党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有嫌疑。可以说,宋教仁遇刺的根本核心原因就是会议内阁制、总统制、君主制三种行政制度在这个去年才把国家权力从爱新觉罗家族夺回来的国家发生的一次激烈碰撞。碰撞的结果时,宋教仁遇刺身亡,袁世凯也加快了对南方国民党的清理,而国民党也积极组织力量北伐袁世凯,即“二次革命”。但却并没有形成气候,很快就已失败告终,孙中山、黄兴、陈其美等人逃亡日本。
国民党在袁世凯的命令下解散,不久国会也被袁世凯解散,3年后1916年,袁世凯试图复辟帝制失败,而中国从此进入军阀割据的混乱时代。即便后来的孙中山再度成立国民党,但时至以后,国民党内部就一直处于离心离德的状态,尽管蒋介石竭力维持党内团结,但国民党内部的权力之争一直没有消停过。最重要的是,自清帝逊位后,中华民国成立,本应该进入和平稳定发展的国家,却在人心思变与权力斗争中踉踉跄跄着前行。
也许是因为太渴望改变这个国家,太过于急迫的要变化,结果却在频频变化的尝试中使得政局更加混乱。自“戊戌变法”开始,这群渴望着用“种种之变”来挽救腐朽之国家的人,几十年的心血和付出最终化成一场空谈。
宋太宗赵光义生平简介和历史评价
知青插队的背景介绍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