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建文帝下落之谜
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当朝皇帝居然生死不明,亡无确切出逃路线,死无确切葬身之地。尽管历史上有人试图搞清这个谜,可是600年来一直未破解。出亡之谜未破,其后人倒是有几支一直在衍生。孰真孰假,这在史学界一直是个讨论不清的谜。这个生死不明的皇帝就是朱元璋钦定的大明帝国第二代国君建文帝朱允炆。
地处闽东的宁德上金贝村,2008年修路时偶然发现一个颇有规模、形制奇特的神秘古墓葬,疑为建文帝陵寝。为“建文下落”这一“明史第一悬案”增添了早日破解的希望。“上金贝古墓”浮出水面后,消息传出,舆论哗然,随后关于古墓主人的身份便众说纷纭,许多专家学者开始蜂拥前往考察研究。
古墓总体从内到外分舍利塔、拜亭、墓坪三部分构成,整座墓占地近两百平方米。古墓为弧形条石砌成高大圆拱,精致豪华,墓前石柱高约四、五米,墓壁旁墙头上的云纹龙头石雕气势恢宏。专家认为,墓的结构和格局处处体现出一种缩小的皇家气派,表明墓主人的身份非常尊贵,而墓的各种构件精致豪华,可以断定这是皇族的墓。古墓舍利塔的莲花基座造型与安徽凤阳明皇陵及淮安明祖陵的莲花座造型完全一致,这种造型在明朝只有朱家可以使用,可以肯定墓主人系朱家的。
宁德华严寺(支提寺)珍藏的一件明代云锦袈裟,也佐证了上金贝村的建文帝陵寝之谜。经鉴定,这件袈裟是明永乐之前制作的,由五十片面料拼接而成,工艺非常复杂;袈裟周边设计的图腾状十八只五爪金龙,均是闭嘴龙,是典型的明初龙造型,极有可能是明初洪武帝朱元璋所敕制,而袈裟下半部内嵌“福寿”两字的宫灯状图饰,正是朱元璋的独家标志。有九条龙,下方有五条龙,九五之尊为皇帝独有。这是对上金贝古墓为建文帝陵寝的有力佐证。
专家描述的“建文逃亡路线图”:
在1402年六月那个朱棣部队占领南京,“宫中火起”的夜晚,建文皇帝和他的忠臣们从皇宫下水道的内闸门进入阴沟,出外闸门,乘船到达神乐观(今光华门外)。在神乐观,君臣一行对于此后的逃亡做了分配,建文帝与程济、郑洽等人南下浙江。叶希贤、杨应能等人扮作建文帝替身,打着建文帝旗号,往西南西北而去,吸引燕兵的注意力。
建文帝等人离开神乐观,经秦淮河,进入胭脂河,直接到达溧水。然后,神色慌张的一行人弃船登岸,经过溧阳、宜兴到达太湖。乘船穿越太湖后。他们到达苏州、吴县(明、清《苏州府志》、《吴县志》对此有所记载!)。在吴县稍作停留后,建文帝等人沿着京杭大运河抵达杭州,然后再经过富春江到达浙西。入冬后,他们到达浦江县郑宅镇郑义门郑洽家。
在郑洽家,建文皇帝等人呆的时间比较长,但第二年的正月十五却出了纰漏。元宵夜,建文帝出门观灯,被人认出,对方跪拜,朱允炆泄露了行踪。一个叫陈忠的人向县衙举报,3000多名朱棣的士兵很快包围了郑宅。郑洽与家人将建文帝藏在一口枯井中,才算躲过了一劫!风声平息后,建文皇帝立刻离开浦江,经金华、丽水,到达浙南青田县。
这里是刘伯温的老家,建文帝在青田遇到了刘伯温的大儿子刘琏。在刘琏的指路下,建文帝等人离开青田,从温州出海,沿着海岸线南下,到达宁德,建文帝的上岸地点是一个名叫“金溪里濂坑村铁沙溪”的地方。
建文皇帝在宁德隐居期间,曾经积极准备复辟力量,但这位倒霉的皇帝又一次失败了。此后,他被迫潜往福州雪峰寺。在这里,还有一段插曲。根据明末清初学者査继佐的《罪惟录》记载,建文帝在雪峰寺时,恰好郑和下西洋路过这里。在雪峰寺,下台皇帝竟然神奇地和在位皇帝的心腹相遇了。继佐写着,建文帝曾经要求郑和举兵造反,郑和一边给建文帝揉脚,一边哭着说:“我不能够啊!”哭完,郑和离去。
此后,建文帝辗转于支提寺等寺庙,圆寂后,葬于上金贝村,其墓就是已经被人们熟知的上金贝古墓。
香港人的品质特点
屠呦呦团队发布重大科研新突破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