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李纯是怎么死的?
1875年9月14日(清光绪元年年八月十五日)生于一个小商贩家庭,祖父李明、父亲李荣平均以卖鱼糊口,李纯幼年过继给大伯李荣庆为嗣。
1920年10月12日这天清晨,许多走出家门的南京人明显感觉到街头的气氛有些不大对头:军警林立不说,还有许多军官往来如织于那条通往督军府衙的路上。大家纷纷猜测,今天可能会出大事!没过多久,一则惊人的消息就从那些“消息人士”口中传出:督军大人昨夜自杀了!
这个督军大人就是号称“长江三督”之首的时任江苏督军、民国陆军上将李纯。
据这些人说,这位督军大人头天还在后花园散步,精神看上去还不错。吃过晚饭,他向副官索要这几天的报纸看。由于这些天来江苏各界发动反对他的干儿子、财政厅长文和贪污的风潮,报纸连篇累牍影射他“任用非人,遗祸全省”。副官怕他看到报纸后生气,就谎称报纸还没到。连续几次都得到如此回复,眼见都到半夜了,仍未看到报纸的李纯突然明白了,破口大骂之后勒令承启官张某速取报纸来。
这次,李纯终于看到了报纸。但看完后放声大哭,也不说话,而是坐在桌前奋笔疾书。期间,守在门外的副官曾听到屋内不时传来叹息声,但怕再惹其生气而没敢进入。等到天将大亮,副官进入室内听候吩咐时,惊异地发现督军大人“拥被而卧,无声无息,乃有弹自左胁入腹……”
为了证实自杀之说,李纯的五封遗书随即见诸报端,言称“两月不能理事,贻误甚多”,“和平统一,寸效未见。杀纯一身,爱国爱民,素愿皆空。求同胞勿事权利,救我将亡国家”,“纯实愧对人民,不得已以身谢国、谢苏人”。言辞凄厉,阅者不禁潸然泪下。如此“忧国忧民”的将领,其后事当然马虎不得。果然,在13日江苏各界为李纯举行的大殓仪式上,代理督军齐燮元、省长齐耀琳等人均抚棺大哭。迎接李纯灵柩的人员,除了那些军政要员,还有很多南京士绅和学生。
如此忧国忧民的将军,葬礼当然要很隆重。
尽管李纯的继任者刻意将其包装成为一位“以身许国”的爱国将领,但很多人对此并不买账。他们针对江苏方面的说法连连诘问,既然李督军真的是为了忧国自杀,那当初袁世凯称帝时为何不自杀?张勋复辟时为何不自杀?南北军阀战争或五四运动爆发等国家危难之际不自杀?而偏偏发生在皖系颓败,直系鼎盛之时?!
与这些质疑相呼应的是,各种未经证实的“真相”不胫而走。其中,既有来自北方杀手行刺之说;也有所谓副手欲提前上位而下狠手的猜测。当然,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奸情杀人的故事了。这不,关于“督军大人死于情杀”的说法很快就在南京的街头巷尾流传开来……
话说这李纯虽然是个呼风唤雨的大人物,但也有自己的烦心事。那就是自与夫人成婚多年来,始终未能落得一儿半女。李纯还在当旅长的时候,他的夫人收养了一个孤女做贴身丫鬟。虽然这位叫菱子的小女孩只有12岁,倒也天生丽质。因此,夫妇二人也就不再把她看作是下人,而当作亲生女儿一般看待。而这位菱子也真是李纯的“福星”,她刚进李家的时候,李纯还不过是个旅长。
那以后,李纯即升第六师长、九江镇守使、江西督军而后江苏督军……一路高升之余,两口子认为这都是那位聪慧可人的小姑娘带来的好运,因此对她更加宠爱。几乎就在菱子出现在李家的同时,另一位关键人物登场了!有一次,李纯在检阅部队的时候发现队列中有一个新兵引人注目。唤来一问,得知这位叫毕正林的小伙子不仅聪明伶俐还是自己的天津老乡。
出于同乡之谊,李纯把毕正林带回司令部干些杂活,还让他在公务之余到文案师爷那里学习文字。这个毕正林也确实很争气,没过多久就能识文断字了。这就使得李纯对他更加满意,索性连杂活都不让他干了,直接做自己的随身马弁。小毕也很会做人,不仅对李纯忠心耿耿,对其左右和亲眷也是百般周旋,博得一片赞赏。就这样,这位出身寒微的小马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到李纯担任江西督军的时候,毕正林已经升到上尉副官,专门办理督军私人事务和家庭琐事。
凭借聪明与努力,毕正林从马弁升到李纯的贴身副官。
职务上的关系,使得毕副官有机会在内宅见到菱子姑娘。一个少男,一个少女,难免郎情妾意。当李纯转任江苏督军之后,两人接触开始频繁起来。有一次,小毕和菱子在一起说笑的场景被李太太看到了,她对丈夫谈到,现在菱子已长大成人,应该给她选个人家了,免得耽误这孩子的青春。一听这话,李纯不假思索地就想到了毕正林,说这两个年轻人就算成婚了,还可留在督署作事。不久,毕正林与菱子正式成婚并获准在督署内靠近李纯办公的地方觅得一间新房。一切看似皆大欢喜,只是此时谁也不曾想到,孽缘皆因这个菱子小姐而起。起初,李纯还像过去一样把菱子当做孩子看待。
但这位副官太太早已褪去少女的羞涩,在养父面前也会撒撒娇。举手投足之间,有着一种撩人欲醉的少妇风韵。这样一来,正值盛年的李纯开始把持不住了。最终,一次趁督军夫人因故外出之机,李纯与自己的养女突破了道德底线。自那以后,只要一有机会,两个人就会偷偷幽会。对此,毕正林虽有所察觉,但也不敢声张。毕竟,自己眼前的一切以及日后的富贵,皆拜李督军所赐。再说了,就算声张出去,最后吃亏的还不是自己!
这天,毕正林奉派到上海为督军夫人购买衣料饰物。军人所特有的时间意识促使他一大早就赶乘早班火车抵达上海,下车后直奔南京路上的一家大型百货商店,把要买的货品全都置办齐备之后,体贴的毕副官还没忘了替妻子选购了几件她所喜欢的礼物。匆匆用罢午饭之后,毕正林赶上了下午2点那班返程的火车。回到南京的时候,已经是华灯初上了。
拎着大包小包的毕正林一进督署大门,直奔自己住房而去。怎料一推房门,发现已经被人从里面闩上了。连拍几次,也没见动静。房门突然被打开,满脸通红的李纯走了出来。原来,李纯这天穷极无聊,突然想起毕正林一早去上海出差。一个没见到市面的年轻人初到那花花世界,一定会流连忘返,至少当天是回不来了。想到这里,李纯就在用罢晚饭之后放心大胆地来找菱子幽会。
谁曾想,这个年轻人居然抗住诱惑,当天就回来了。一片慌乱之中,督军大人发现屋内根本没有可供藏身之处,只好厚着脸皮去开门并不顾那位满脸错愕的部下匆匆而去。回过神之后的毕正林走进房中,发现自己的老婆倒很镇静。菱子提醒他,赶紧把替夫人买的那些东西送过去吧,督军已经过来催问好几次了。
毕正林并没有被上海那个花花世界所迷惑。
尴尬就这么打破了。毕正林把给妻子买的礼物挑出来之后,拎着购物网篮匆匆赶往李纯夫妇的住处。这个时候不过晚上八点多,李纯夫妇都还没睡。听得小毕的 “报告”之声,李夫人就让他进来了。毕副官发现李纯面色阴沉,对他不理不睬。因为刚才的事,小毕不敢多说什么,只是将把从上海买来的东西请夫人一一过目。然后,他还是毕恭毕敬地掏出购物发票,请李纯过目。得到的却是一句颇含怒意的答复,“放在这里好了。”忐忑不安的毕正林不敢多言,悄然退出。他边走边想,督军大人应该还是在为刚才的事情而羞愤,如果自己不设法使其消除不悦,恐怕会有性命之忧。
想到这里,毕副官没敢走远,而是转身来到李纯的办公室,借收拾房间之机思谋对策。还没等毕正林想好,李纯突然走了进来。只见他一脸严肃,径直走到办公桌前,取过纸笔,草草写了张字条之后吩咐道:“到军法处去把杨处长叫来,就说我有急事待办”。毕正林接过字条之后返身退出。他虽然也认识些字,但对李纯的连笔草书却认不出几个。
如此一来,就更是心乱如麻了。毕正林突然想到,督军大人之所以急匆匆地找军法处长,肯定是为了刚才奸情被撞破一事,他要趁夜深人静的时候把自己枪毙。否则,多大的事不能等到明天再办?心乱如麻的毕正林越觉得可疑,最后一咬牙,与其坐而待毙,不如先下手为强。咬一咬牙,小毕猛地抽出腰间的手枪装满子弹,重新走向办公室,对着坐在太师椅上闭目遐思的李纯连开三枪……
李纯死后,齐燮元成了最直接的受益人。
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闻声赶来的卫兵将毕正林五花大绑之后,立即通知了军务会办齐燮元。而这个人本来就对老长官与养女间的暧昧情形有所察觉,现在一听说督军被毕正林杀了,心里就明白了几分。他拿着毕正林的口供对李太太说,要是把实情公布出去,对李督军的声誉不大好。倒不如向外界编造一套光明正大的说词,而将实情隐藏。
取得李太太同意之后,齐燮元命人将毕正林提来先是厉声呵斥一番,然后才语重心长地说道“按你所犯罪行,即使全家枪毙,亦不足偿其罪,因督军夫人念你平素尚无大错,特赏你路费500元,限你带菱子,连夜离开南京,对任何人皆不许泄露本案真情!”毕正林走后,齐燮元又严厉警告了一遍在场官兵。然后,找来一名随李纯多年的秘书命他模仿李的口气伪造一份遗书。
但纸里毕竟包不住火。虽然齐燮元极力掩饰李纯死亡真相,但根本挡不住外界的质疑之声。督军署秘书长周嵩尧就坚持认为无论李纯是自杀还是他杀,齐都有重大嫌疑。因为李若死了,齐燮元得利最大。这令齐百口难辩,他指天发誓“督军如是我刺死,将来一定在南京吃卫生丸子(子弹),不得好死”。结果,就在抗战胜利后,这位李纯的继任者果真被以“汉奸”罪名在南京雨花台被枪决。
《道德经》第六十一章赏析
诺克斯计划是什么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