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论》:曹丕所著最早的文艺理论批评专著
《典论》的介绍
曹丕的《典论》是一部有关政治、文化的论著,全书大概在宋代亡佚,今仅存《自叙》、《论文》两篇较为完整。《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较早出现的一篇文学专论,也是汉魏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
它论述了文学批评的态度、作家的个性与作品的风格、文体的区分、文学的价值等颇为重要的问题。所论的“文”是广义上的文章,也包括文学作品在内,涉及了文学批评中几个很重要的问题,虽不免有些粗略,但在文学批评史上起了开风气的作用。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它对文学的价值的重视:“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儒家古有“三不朽”之说,其一为“立言”(见《左传》)。
但这主要指政治与伦理方面的论著,与文学并无多少关系。曹丕所说“文章”,则包括诗、赋在内。其实,文学——特别是偏重抒情的文学,很难说是什么“经国之大业”,但曹丕这样说,就把文学提高到与传统经典相等的地位,这对文学的兴盛,当然是有意义的。
《典论》的写作背景
根据史料记载,曹丕与父亲曹操及卞太后关系不及弟弟曹植,杨修等人又不断称赞曹植之文采,皆不利曹丕争嗣。因此曹丕借此书使曹操另眼相看。建安以前,文学地位并不独立。当时,扬雄竟斥汉赋为“童子雕虫篆刻”(《法言·吾子》,曹植也认为“辞赋小道,固未足以揄扬大义,彰示来世也。
曹丕在典论呼吁作家要以古代圣贤“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为榜样,努力改变那时这种“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的精神状态,培养自己具有一种脱离功名的心态。曹丕以“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称颂诗赋,使文学趋向自觉的深刻表现。
《典论》的历史记载
根据《三国志》及《魏书》记载,曹丕写成《典论》以后,“集诸儒于肃城门内,讲论大义,侃侃无倦”。胡冲《吴历》亦夫提到曹丕“以素书所著《典论》及诗赋饷孙权,又以纸写一通与张昭。《魏志》又记载,后来魏明帝太和四年二月戊子,“以文帝《典论》刻石立于庙门之外”及大学,共有六碑”。表明曹丕自己及其后人都很重视这部《典论》。
《典论》的涉及问题
一是对“建安七子”进行评论,指出各的长处与短处;
二是在论述文学和评论作家时,提出了“文气”的概念,谓:“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又谓:“徐干时有齐气”,“孔融体气高妙”。他所说的气,大体是指作家的气质。作家的气质不同,所以作品的风格有异;
三是关于文体的区别:“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说诗赋的特点是“丽”,既反映了建安文学的新风气,也预示了此后文学的大趋势。
这几方面的内容,即作家评论、作家的气质与作品风格的关系、文体的区分,都是以后文学批评中重要的课题。
《典论》的评价
《典论·论文》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较早的一篇专论。《典论》是曹丕做太子时候写的一部专著。据《三国志》注引《魏书》说,曹丕写成《典论》后,“集诸儒于肃城门内,讲论大义,侃侃无倦”。又引胡冲《吴历》云,曹丕“以素书所著《典论》及诗赋饷孙权,又以纸写一通与张昭”。
据《魏志》载,魏明帝太和四年二月戊子,曾“以文帝《典论》刻石立于庙门之外”及大学,共有六碑。说明曹丕本人及其后人都很重视这部《典论》。《典论》全书大概到宋代已经亡佚,今存完篇只有一篇《自叙》和这篇《论文》。
曹丕在本文中,批评了两汉以来轻视文学的观点,指出了文学应享有独立地位,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其中涉及到:文学的价值问题,作家个性与作品风格问题,文体问题以及文学批评的态度问题,等等。曹丕将文学的价值,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指出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把文学摆到了与事功并立的地位。
这是对儒家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传统思想的补充、完善和发展,把“立言”的内容丰富了,从而突出强调了文学的“经国”作用和“不朽”意义。在作家个性问题上,曹丕提出了著名的“文以气为主’的论断,并且作了具体论述。“文气”说遂由此发端,逐渐发展成中国古典文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对后代影响很大。
对于文体问题,曹丕提出了“夫文本同而末异”的观点,说明各种文体既有共同的原则、共通的东西,又有具体的规则、不同的要求,所以既要研究其一般的规律,也要注意其不同的特征。曹丕抓住了“本”与“末’的关系来谈文体问题,有辩证的观点,同时也纠正了前人只限于本而不及其末的片面认识,是很有创见的。
后世之文体研究,如陆机《文赋》,挚虞《文章流别论》,李充《翰林论》,刘勰《文心雕龙》等,大略从此肇端。关于文学批评的态度,田是立足于实际,批评了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贵远贱近,向声背实”,二是“文人相轻,自古而然”。都具有针砭现实的作用,同时还具有相当的概括性。
所以一千多年来常被人们引《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它对文学全面提出了崭新的观点,标志着文学的自觉时代的到来。其中论述到有关文学的一些基本问题,虽是提纲挚领式的,未及全面展开,但对后代的影响很大。
鲁迅评价曹丕:“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刘勰在评论曹丕的才情时说,“乐府清越,《典论》辨要”,以“辨要”二字概括《典论·论文》的特点,是非常准确的。它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