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六大功臣是哪六位名将
指明朝为开国立下大功,建国后被明太祖朱元璋封为公爵的六名功臣。他们分别是(排名分先后):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
韩国公李善长
李善长(1314~1390)明初大臣。汉族,字百室。定远(今属安徽)人。少时有智计,习法家著作,推断时事,多有所中。元至正十四年,经丁德兴推举投朱元璋幕下,掌书记。劝朱元璋效法汉高祖刘邦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的做法,以成帝业,于是,被任为参谋,参预机画,主持馈饷,倍受信用。他善于调护诸将,因材用人,使之各得其所。朱元璋任江南行中书省平章,以其为参议,军机进退,赏罚章程,多由他裁决。
徐达出身农家,少有大志,喜读兵书,知《六韬》《三略》。元至正十三年(1353),徐达参加农民起义军郭子兴部,隶朱元璋。从取滁州(今属安徽)、和州(今和县)等地,智勇兼备,战功卓著,位于诸将之上。
十五年,从朱元璋渡长江,克采石,下太平(今当涂),俘元万户纳哈出。继率军克溧阳、溧水(今均属江苏)。次年,从朱元璋克集庆(今南京),继奉命以大将军领兵取镇江,号令明肃,授淮兴翼统军元帅。
十七年,率军克常州,分兵取常熟、江阴等地,阻止江浙周政权首领张士诚军西进。次年,留守应天(今南京),升奉国上将军、同知枢密院事。死后被追封为“中山武宁王”。
曹国公李文忠
李文忠(1339~1384)明代开国著名将领,字思本,汉族,江苏盱眙人。朱元璋外甥(母亲曹国长公主),十二岁丧母,由朱元璋抚养长大。喜爱读书,作战骁勇,治军严明,尝下令擅入民居者死,一卒借民釜,斩以徇,城中帖然。史称“器量沉宏,人莫测其际,临阵踔厉历风发,遇大敌益壮”。
师事金华范祖乾、胡翰,通晓经义、能诗善歌,恂恂若儒者。19岁率亲军,从朱元璋增援池州(今安徽池州市),初建战功。继又率部连挫元军,于元至正十八年(1358)攻占浙江昌化(今临安西)、淳安等地,因功授帐前左副都指挥兼领元帅府事。
后与邓愈会师,再克浙西重镇建德。不久,元水陆军数万突然反击,他先破其陆军,取部分首级置于木筏,顺流而下,水路元军见之惊慌逃遁。二十五年春,张士诚派兵20万攻新城(今浙江诸暨南)。李文忠率军驰援,因敌众己寡,将士有疑惧,他激励将士说:兵在谋不在众。次日,乘雾进攻,冲其中坚,果获大胜,歼张军数万,俘将校600人。
宋国公冯胜
冯胜(?-1395),明初大将。初名国胜,又名宗异,汉族,定远(安徽定远)人。冯文质次子,冯国用之弟,喜读书,通兵法,元末与其兄国用组织武装结寨自保。后投靠朱元璋,朱元璋略地至妙山,国用偕胜来归,甚见亲信。从下滁(安徽滁州)、和(安徽和县),战三叉河、板门寨、鸡公山,皆有功,渡江,积功为元帅。国用死后命袭兄职,为亲军都指挥。
洪武五年,明军十五万兵分三路,出击漠北,徐达的中路军为王保保大败于岭北(泛指和林一带),死伤万余人,李文忠轻敌冒进阿鲁浑河(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北),与元将哈剌章激战,几乎战死;只有冯胜率傅友德等连战皆捷,六月十一日,攻下亦集乃路(今内蒙古额济纳旗),至瓜州(今甘肃安西东)、沙州(今甘肃敦煌西),七战七胜,缴获牛羊等大量战利品,十月二十四日,明军班师回朝。
卫国公邓愈
邓愈(1337~1377),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字伯颜,虹(今安徽泗县)人。幼时聪慧好学,稍长即怀平定天下的大志。元末,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反抗当时的黑暗统治。父邓顺兴,重气节,讲信义,被乡人推为练总,率领人民,保境安民。
后与元军作战,中箭身亡,友德之兄友隆接掌兵权。不久,友隆病故,16岁的友德继掌兵权,亲率人马与元军作战。友德足智多谋,身高体壮,武艺高强,每战均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奋力拼杀,元兵多不敢与之交锋。泗州、灵璧、盱眙等地人民闻风归附,求其保护。
郑国公常茂
常茂,明代开国名将常遇春之子。常遇春共有三个儿子,长子常茂,次子常升,三子常森。历史上的常茂功绩远不如其父常遇春,但评书《明英烈》中对常茂评价颇高,其功绩甚至超过了他的父亲,书中描述:“常茂,打仗足智多谋,人称无敌大将,纵横天下,少有对手,即使碰到几个势均力敌的,肚子里也会冒坏水,跟随朱元璋征战多年,立下赫赫战功,完成统一后,封孝义永安王.朱元璋猜忌忠臣,令常茂驻守长城,不给粮草,后常茂逃走,跟随燕王朱棣挂孝征南,保燕王当了永乐皇帝”。
爱新觉罗·弘历简介
澳门回归是哪一年几月几日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