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尔系数是什么
恩格尔系数是什么
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恩格尔定律的公式
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总支出变动百分比x100%=食物支出对总支出的比率(R1)
或 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x100%=食物支出对收入的比率(R2)
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对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有一个划分标准,即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20%-30%为富足;20%以下为极其富裕。按此划分标准,20世纪90年代,恩格尔系数在20%以下的只有美国,达到16%;欧洲、日本、加拿大,一般在20-30%之间,是富裕状态。东欧国家,一般在30-40%之间,相对富裕,剩下的发展中国家,基本上分布在小康。
中国关键年份的恩格尔系数数据变化
1978年,平均值为60%(农村68%,城镇59%),属于贫穷级别;
2003年,平均值为40%(农村46%,城镇37%),属于小康级别;
2015年,平均值为30.6%,属于相对富裕级别;
2016年,平均值为30.1%,属于相对富裕级别,距离上升到富足级别只相差0.1个百分点。
下一篇
浅谈《牡丹亭》最污的一段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