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如何来保护母语
什么是母语
一者为:一个人出生以后,最早接触、学习、并掌握的一种或几种语言。母语一般是自幼即开始接触、并持续运用到青少年或之后;并且,一个人所受的家庭或正式教育中,尤其是早期,有相当部分是通过母语传授的;母语另一个解释则是一个人的民族语,并不一定是一个人最早接触、学习、并掌握的“语言”,例如“母岛”、“母国”等,仅仅表示“根源”的意思,母语不仅仅表示为母亲对某个人说的语言,而是他认定的民族语。为了避免对多母语者的母语定义产生歧义,产生出的第三种解释为不借用其他语言进行(如翻译等方式)学习而学会的语言。
我们应该如何来保护母语
母语既是一个族群交流的工具,也是其文化和身份的代表。母语濒危是一种全球现象。据统计,在全世界现存的6000多种语言中,大约2000种语言有书面文字,96%语言的使用者只占世界人口的4%,超过1000种语言处于极度濒危和严重濒危状态。其实早在1991年,美国知名语言学家迈克尔克劳斯教授在美国语言学会的年会上就发出过警告:“如果有一天,地球上90%的人类语种灭绝了,那么语言学就是历史上惟一一门看着自己消失的学科。”当时他预测,世界上的语言有一半将会在一个世纪内逐渐消失。现在他的警世预言正在被验证。
人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不仅仅是工具,而就是存在本身。德国知名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教授在《通向语言的道路》一书中就指出:“语言乃存在之家园。”前不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博士呼吁国际社会关注濒危语言,保护语言及文化多样性,促进社会平等和包容发展。
她指出,“语言多样性是我们的共同遗产;它也是一种脆弱的遗产。”许多有识之士认为:保护母语,就是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也是守护自己赖以生存的文化基因。任何一种语言的消亡无论是对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还是对全人类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
有关专家认为,人类对方言的保护仍需加大力度;确立官方语言、编写多语教材、创建“有声字典”、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濒危语言语料库和增加语言保护领域的科研立项等都是保护母语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民族语言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但目前语言多样性保护形势依然严峻;需要进一步提高对民族语言重要性的认识。当今处于弱势的地方语言正面临着强势语言、全球化、互联网等的冲击,其社会使用功能正处于逐渐弱化或消失的危险境地;因此有关机构和语言学界都应该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抢救濒危地方语言;保护地方语言,有利于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也有利于地方团结、社会安定。
民国一代影后阮玲玉死亡之谜
美国纽约为什么不是首都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