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圈地运动严重剥削了农民的土地
15胆纪末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和新封建贵族使用縣力剥夺农民土地的时期。这种情况在英、德、法、荷、丹等国都曾先后上演, 其中尤以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
所谓“圈地”,即用篱笆、栅栏、壕沟把强占的农民土地及公有土地圈占起来,直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而丧失土地的农民则成为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这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其中早在12世纪中叶,英国就有人将分散在各片大田的土地通过交换合并起来。这种趋势在盛行敞地制的各国都有相同情况发生, 只是有先后之别。但到了13世纪,英国庄园主根据《默顿法令》,开始圈占公有土地。在14世纪、15世纪农奴制解体过程中,这祌圈地现象愈演愈烈。
由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直通印度的新航线开通和美洲大陆的发现,以及环球航行的成功,使英国对外贸易迅速增长,进一步刺激了英国出口业和纺织业的发展。羊毛价格不断上涨,养羊业成为当时获利丰厚的事业,往往 10英亩牧场的收益超过20英苗的 耕地收益,圈地运动由此开始。
最早的圈地运动是从英国工商业较发达的东南部农村发起。根据一份公元1630年和公元1631年的历史资料显示,英国 萊斯特郡在两年内圈地就达10万英亩,约占该郡上地主要圈占者都是乡绅,大部分圈占地变成牧场,农民则陷于极端悲慘的境地。
其后,圈地运动引起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公元1536年和公元 1537年,英国林肯郡和约克郡先后爆发农民起义,1549年又爆发凯德起义。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圈地运动才有所收敛。
到了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时,由于英国城市人口增多,工厂手工业迅速发展,市场对谷物、肉类的需求大大增加,于是圈地运动卷土重来。而当时掌权的英国政府也改变政策,开始公开支持圈地。
在圈地运动中,以农民的血肉和尸骨换来的是农业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大部分破产农民流入城市,成为雇佣工人和产业后备军,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马克思曾高度精确地概括过圈地运动的后果:“自亨利七世以来,资本主义生产在世界可地方都不曾这样无情地处置过传统的农业关系……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切关系,不仅村落的位霞,而且村落本身,不仅农业人口的住所,而且农业人口本身,不仅原来的经济中心,而且这种经济本身凡是同农业的资本主义生产条件相矛盾或不相适应的,都被毫不怜惜地一扫而光。”
白帝城位于什么县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