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 雍正唯一一位正式皇后
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是雍正惟一的正式皇后,管步军统领事内大臣费扬古之女。费扬古是清朝有名的将军,社会上流传着许多有关费扬古的传说,有人说他英勇无敌,有人说他与雍正皇帝的关系非 同一般。费扬古历史上却有其人,《清史稿》列传六十八上有费扬古传。费扬古,栋鄂氏,满洲正白旗 人,内大臣三等伯鄂硕子,相貌魁梧健壮。
孝敬宪皇后个人小档案
封谥:孝敬宪皇后 姓氏:乌喇那拉
藉贯:满洲正黄旗 出生:不详
属相:不详 卒年:1731年
徽号:无 享年:不详
陵寝,•泰陵 结婚年龄:不详
配偶:清世宗雍正帝胤祺,1678年生,1722 – 1735年在位 子女:子弘晖 家庭:父费扬古
最得意:由福晋成为皇后 最失意:不评
最痛心:刚当上皇后就去世了 最不幸:皇帝未送葬 最揎长:安慰他人
年十四,袭父亲爵位。康 熙十三年,带兵讨伐吴三桂,连战连捷。十八年,师还,擢领侍卫内大臣,列议政大臣。康熙二十九年,参与讨伐噶尔丹的叛乱。三十四年,授抚远大将军。次年,随同 康熙讨伐噶尔丹,大胜而归。此后 一直震慑边疆,康熙四十年,病逝。费扬古一生战功显赫,备受康 熙皇帝的信任。清史稿说他“朴直有远虑”。
乌喇那拉氏出生于这样一个显赫的满洲世家,从小就受到严格的教育。她和胤稹的婚姻,也被披上了一层政治的外衣,这成为后人谈论的焦点。乌喇那拉氏的出生日期,《后妃传》上并没有确切的记载,她应该比雍正稍微小 一点。雍正生于康熙十四年(1678),乌喇那拉氏应该出生于康熙十八年左右。
康熙时,乌喇那拉氏参加秀女大选,被康熙皇上所看中,封为雍亲王的嫡福晋。选秀女制度是清朝挑选天下女子充实后宫的一种制度,清朝入 关以后开始推行。凡八旗女子,包括满、蒙、汉军八旗,年满十三岁都必须参加三年一次的秀女大选,未经挑选的八旗女子不得谈婚论嫁, 否则全家都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关于选秀女的范围,各朝都有严格的规定,而且不尽相同。如顺治朝规定,凡满、蒙、汉军八旗官员,另户军士和闲散壮丁的女儿,年满十三岁时,都要参加三年一届的秀女挑选,年过十七就“逾限”,不再参加挑选了。
康熙规定,后族近支或母系 宗室觉罗之女者,可以声明免选秀女。乾隆有规定,外任旗员之女,若一律都送京阅看,路途遥远,不免往返跋涉之劳,嗣后外任文官同知 以下,武官游击以下,停其送选。这就缩小了选秀女的范围。每逢秀女 挑选之年,先由户部行文到八旗的各都统衙门、直隶各省驻防八旗以及外任旗员,将适龄备选的女子,由族长、领催、骁骑将、佐领、参将等逐一具结呈报都统,再汇齐到户部备案。每届入选的日期,由户部奏准,然后行文到各旗,各具清册,准备入选。
被选女子严禁汉服,一律旗袍,遵从满族遗俗。被选秀女都备有骡车,每人给车费银一两。被选看的秀女在神武门外下车,按照次序由太监引导到顺贞门前集合,备皇帝挑选。挑选地点,各代不尽相同。
参加秀女挑选的女子,如果被皇上选中并且得到皇上的封号,那就是皇上的妻子,地位尊崇无比,其家族也因此而荣耀。但是既然已经为内廷主位了,直到死都不能出宫另嫁。这些秀女刚刚进入皇宫时,地位髙低不同,那要看她们的机遇了。一般情况下,她们得到的封号都是比较低的答应、常在、贵人,也有直接被封为嫔妃的,以后可以逐级晋封。还有一些秀女被皇上选中作为皇子们的妻子,这些皇子可能会在将来成为皇帝,那么这些秀女也同样可能会成为皇后。
还有另 外一种情况,如果所选的秀女是皇后,那就非常的隆重了。她们要通过大婚门,就是由大清门、午门入宫,到坤宁宫完婚。不过这种只发生在皇帝幼年的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四朝。皇帝的大婚非常隆重,被选为皇后的秀女也注定会享受无上的尊荣。其他的皇帝都是成年即位,皇后由他们的嫡福晋晋升的。乌喇那拉氏是幸运的,她刚入雍王府,就被册封为福晋——亲王的正妻。康熙三十六年,乌喇那拉氏生长子弘晖。雍正即位以后,她又晋封为皇后,执掌六宫。此时的乌喇那拉氏已经年届中年。
乌喇那拉氏同雍正相亲相爱,感情一直都很好。那拉氏是雍正第一个妻子,雍正对她又是格外的疼爱,而乌喇那拉氏也是通情达理,能辅 佐丈夫做好内外一切事务。在康熙末年,明珠专政,朝政败坏。康熙诸皇子们为了争夺皇位,结 党营私,雍正在康熙诸成年皇子中排行老四。开始他势力弱小,不可能继承皇位,在诸皇子中他拥护太子,但是随着宫廷斗争的发展,太子和其 他几位很有希望的皇子因为过分张扬,而受到 康熙皇帝的严厉惩治。
胤稹沉着稳重,在皇位争夺中富有理智和谋略,并且对康熙十分孝顺,从而渐渐得到康熙的重视,开始让他办理一些重 要事务。在临终时刻,康熙把皇位交给了这位年 岁较高的皇子,当时他四十六岁。胤稹能够最后胜出,继承大统,有极大一部分也可以归结到乌喇那拉氏的功劳,乌喇那拉氏温柔贤淑,经常能为雍正提醒,让他潜心静志,戒骄戒躁。
在康熙 末年争夺皇位的党派斗争中,正是乌喇那拉氏 一直陪伴在雍正皇帝的左右,可以说他们是患难夫妻,情深意笃。雍正登基以后,励精图治,一改康熙末年的陈规陋习,为乾隆前期的盛世局面打下了基础,而乌喇那拉氏在这期间辅佐雍正,尽心尽力,她的功劳同样不可忽视。
然而很不幸,这位通情达理的皇后却于雍正九年(1731)不幸逝 世。皇后死后,雍正非常伤心。关于这件事,还有一段故事。皇后死时, 雍正正好大病初愈,但是他还想去为皇后合棺送行,大臣们担心皇上会过度伤心,影响身体,于是极力阻拦。皇帝还是感觉不去很不妥当,可是群臣又坚持不让去,那怎么办呢?雍正皇帝就想征求天下臣民的意见,因为这样才充分反映了民意。
雍正发上谕说皇后自垂髫之年,奉父旨意,与朕结合。四十年来,孝顺恭谨,始终如一。朕患病多年,现在刚刚痊愈,如果亲自到丧礼之地,会触景生情,增加朕的伤悲,这不利于养病。皇后的丧礼国家的制度虽然完备,但是朕深感礼数不周。权衡轻重,如何能做到既合乎情又合乎理,大臣们有什么意见可以奏闻。”大臣们在认真讨论之后,认为《明会典》中皇后丧礼也没有皇帝必须到场的规定,因此,派皇子和皇帝的特使大臣前去祭奠,另外要皇子们朝夕祭奠。雍正对皇后之死的哀痛之情溢于言表。#p#分页标题#e#
乌喇那拉氏死后葬在清西陵,雍正在孝敬宪皇后陵寝旁边修建了寝陵,是为泰陵。关于乌喇那拉氏和雍正皇帝的陵寝,还有一段故事要说。我国历代都实行“子随父葬,祖辈衍继”的埋葬制度,从商代后期到明代帝王陵寝都集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区域。但是清代帝陵却一反常态,有东西两个陵区。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县西北马兰峪的昌瑞山南麓,这里有顺治、康熙、同治、乾隆、咸丰 的帝陵,他们的后妃也都葬在这个地方。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永宁山下,有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四位帝王的陵寝以及他们后妃的陵墓。清东陵位于京城东北,清西陵位于京城西南,两陵区距离北京都是二百多里,京城恰好处在这两个陵区的中间位置。可见,雍正是第一个不遵循传统丧葬制度的清朝皇帝,他没有在他祖父旁边修建自己陵墓,相反却在远离父祖的地方建立自己的陵墓,是什么原因让雍正做出这样违背祖制的决定呢?
有些人猜测,这是因为雍正以不正当的手段继承了皇位,又对自己的兄弟横加杀戮,心里感觉有愧,不愿葬在其父身边,因而寻找各种借口另选陵址。至于以后诸帝为什么也不是父子同葬一地,这是因为此禁一开,后世也不再遵守成制了。这种说法还是没有逃出雍正篡改遗诏的成说。至于雍正为什么要离开祖陵,另辟陵寝,其中真实原因,大概只有他自己清楚了。雍正死后,乌喇那拉氏与雍正皇帝合葬在一起,这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泰陵。
返回首页>>>解读清朝后宫皇后秘闻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