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
而取消农奴制的结果使得二元制被打破,造成了封建制度的逐渐瓦解,表面上看起来沙俄内部的改革走的很轻松,当时有很多人将亚历山大二世称为“解放者”,即沙俄的改革并没有像法国英国一样,相反是由沙皇推动的,但是为何之后快速的失败呢?
这是因为大城市可以使得大城市对于周边的地区形成很强的控制力,在加上沙俄人口主要集中在乌拉尔山以西地区和远东地区,只要控制了大城市就可以对周边的中小城市形成很强的控制力,另一方面旧沙皇们通过东正教的手段,让封建制度获得了很强的稳定性,虽然说起来残酷,但农奴与地主更像是一种共存关系。现在一但农奴制被取消,很多农奴没有资产去购买大量土地,另外加上沙俄的严酷环境,一旦发生灾荒很多恢复自由的农奴就很难生存,另一方面国家内部的纵向稳定关系,逐渐转为横向。
这使得进行改革后的社会主要矛盾,逐渐形成横向的矛盾,这种矛盾让他们往往形成新的党派方式聚集势力,这种方式的转变为沙皇带来了无法逆转的困境,沙皇对于旧的二元控制模式崩溃,新的模式兴起,这意味着沙皇失去了原本中下层的封建稳定关系同时,对于上层的控制也逐渐减弱,造成了亚历山大二世被刺杀,之后亚历山大三世的改革之下就难起到成效。
时代到了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罗曼诺夫手里时(俄语:1868年5月18日-1918年7月17日)。他所能做的改革与变化已经非常的少了,这让他只能将扩张放在核心地位,而在日俄战争中出现了非常重大的变化。
当时的俄军远东指挥官库罗帕特金所采取的战略是希望将日军诱敌深入,然后逐渐与对方发起决战,但尼古拉二世并不这样想,他一方面非常渴望守护旅顺港,另一方面他又对于远东势力的强势感到非常很忌惮,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战略犹疑不决导致俄军在这方向上逐渐被日本牵住了鼻子,俄国派出的舰队绕欧亚大陆走了非常漫长的距离,使得当时的舰队更应该的是修整而不是交战,日军则紧锣密鼓的不断训练和等待着海上决战的到来。
这使得日俄海战中俄军很快溃不成军,让舰队遭遇到几乎覆灭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俄军陷入被动,由于没有执行库罗帕特金的战略与尼古拉二世对于港口的犹疑让日军拉住俄军的进度,双方形成了日军的围点打援策略,导致俄军最终战败。
这样失去先机的沙俄军队对于是否持续战争感到焦虑,最终以日本获得战争胜利却未得到更多战争赔偿成为了结果,输掉一次战争的尼古拉二世必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证明自己。
结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们所面对的是更为强大的德军,并且尼古拉二世决定亲自上阵,这使得他在战争中并没有占到便宜,相反需要为战争负责,在这种情况下俄国内部爆发了革命,导致尼古拉二世很快在起义中失败。
那么该如何看待尼古拉二世的失败呢?
尼古拉二世的失败根本在两点上,第一点是由于未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是他不能坚持下去的关键,在日俄战争中对库罗帕特金的策略游移不定,在战争爆发后又没有坚持下去,让战争失败到来,远东的扩张戛然而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内部的改革又没有见到成效,军队双方的能力等都存在一定差距,使得俄国很快战败。
所以战争失败的主要责任自然需要由尼古拉二世来负责,然而造成尼古拉二世如此焦急需要发动战争的根本在于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之上。
亚历山大二世学习西方改革有一个非常大的隐患,这一隐患就在于他并没有取得根本的扩张,由于没有像英国一样的扩张成功,就没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对内进行分配,一旦取消了农奴封建制,就会使得内部的稳定结构瓦解,相反向族权势力聚集,这导致了改革是没有基础的,自然引发俄国内部的根本矛盾,这种根本矛盾又使得各方逐渐开始追求自己的利益,构成围绕在沙皇身上的稳定基础逐渐松动。
这迫使尼古拉二世需要证明自己的成功,急迫的与其他国家开战同时又未能做到正确的战略选择,失败自然在所难免,之后随着革命的到来,尼古拉二世一家被执行死刑,罗曼诺夫王朝彻底的覆灭。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