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王朝 由鼎盛走向社会矛盾的王朝
西汉(前206—公元25)是继秦以后出现的又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皇朝,建都于长安。 为了与后来刘秀建立的建都于洛阳的汉朝相区分,故称西汉或前汉,而后者则称东汉(25—220) 或后汉。
西汉初年,当政者致力于重建国家机器,无为而治,实行与民休息政策,经济逐渐恢复发展起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取得了独尊的地位;开拓疆土,边疆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开辟中西交通路线,加强了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封建制度和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进一步巩固、完善和发展。
西汉后期,社会矛盾激化,酿成了农民起义,王莽发动的统治集团的自救运动成为历史的悲剧,宣告了西汉历史的终结。东汉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与西汉有直接的联系。经济文化在西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逐步扩大。
东汉中期开始,宦官、外戚交替专权,党人集团反对宦官,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使得阶级矛盾激化,终于导致黄巾起义爆发。东汉皇朝受到致命打击,名存实亡。 196年曹操迁汉献帝于许昌,此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三国分立的时期。
上一篇
皇甫嵩大肆镇压黄巾起义
下一篇
2020年惊蛰是几月几号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