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吹吹腔为什么叫吹吹腔
“吹吹腔”流行于云南西部洱源、云龙、大理、鹤庆等白族聚居地区。它与弋阳腔有很深渊源,以吹吹腔为基础,吸收白族曲艺“大本曲”的曲调,得到进一步丰富提高,后改称“白剧”,是白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吹吹腔的起源与流行
明代初期,弋阳腔开始由江西传到大理一带,后来又演变为巫娘腔、唢呐腔、罗罗腔。罗罗腔又名吹腔,它和今天白族的吹吹腔一样,用唢呐吹奏,一般也是唱时不吹,唱完吹过门,而在吹过门时依据唢呐的节奏做舞蹈身段,这大约就是现今吹吹腔的前身。清代乾隆年间,大理地区的一些农村,已盖起了戏台。如蓝林兴文寺的戏台于乾隆二十四年落成,如此偏僻的山村也专为吹吹腔盖戏台,可见当时吹吹腔的流行与兴盛。
当时,在这一带还出现了许多技艺很好的吹吹腔艺人,也有了剧本、脸谱。作为戏剧,吹吹腔在这时已趋于成熟。道光、咸丰、同治年间,因为杜文秀起义,这一带战乱不止,吹吹腔一度停演。光绪年间,吹吹腔又兴盛起来,十分流行。现在大理乡间的许多戏台都是在这时修盖起来的、吹吹腔的传统剧目十分丰富,现在能见到的还有269个,它们正是后世白剧的重要组成部分。
吹吹腔的分类
吹吹腔有南、北派之分,大理以南各县流行的为南派,以北各县流行的为北派。两派风格各异,各具特色。其唱腔有30多种,基本上分两类,一类按行业分,比如鹤庆将生角唱叫生腔,旦角唱叫旦腔,净角唱叫净腔,丑唱叫丑腔等。
另一类是按人物类型和情感来分,比如云龙县将叙述性的腔调叫平腔,将风格诙谐、表现幽默含蓄感情的叫丑角腔,抒情性强的叫一字腔,强猛高亢的叫高腔,哀怨、伤感的叫二簧跨,悲愤、哀伤的叫大哭腔等。吹吹腔以项呐伴奏,与之相配合的有小鼓、板凳、大鼓、大钵、小钵、芒锣、大锣、梆子等,曲版有小开门、耍龙调、哑子哭娘等20多种。唱腔属联曲体结构,大都不分板眼。唱完一句或四句后用唢呐伴奏。唱词一半以上用白话语演唱。唢呐有独立的曲牌20多种。
吹吹腔的表演形式和行头
吹吹腔在表演程式上,演员注意“四功”、“五法”。唱功,丑角用小嗓,生角用本嗓,净角用粗嗓,旦角用假嗓;吹吹腔戏的行头,一般都用蟒、靠、褶子等服装和盔头、纱帽、五绺须、杂白须等道具。财力有限的戏班,也偶借用白族服装代用的。脸谱与汉族古典戏曲脸谱相类。色彩中,以黑、白、蓝、紫等主色,无黄、绿、金银等色稍晚些使用。
新中国建国前,吹吹腔濒于灭亡。1949年后,人民政府采取了抢救措施,与老艺人合作,搜集整理了一批传统剧目,也创作了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新剧。解放后,为了弘扬民族文化,1959年成立了大理白族自治州吹吹腔剧团,演出过《杜朝选》、《火烧磨房》、《三月三》等吹吹腔剧目。1962年,成立大理白族自治州白剧团,开始以大本曲唱腔为主,同时使用吹吹腔音乐并吸收白族民间的音乐,逐步将吹吹胜发展为白剧。
袁世凯逼清室退位内幕
永宁公主太悲剧,处子身守寡到死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