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和皇后合葬时打开地宫了吗 为什么选此地建陵?
清太宗皇太极死后,新皇帝顺治为他建了昭陵。昭陵是关外数陵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帝陵。有人说,昭陵风水虽好,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风水条件不是十全十美。我们不禁要问,既然如此,当时为什么要选这里建陵?驾崩后的第二年,皇太极遗体火化了,其宝宫立即奉安进地下了吗?
昭陵是清初三陵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帝陵,占地面积达18万平方米,是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昭陵右侧有懿靖太妃园寝,葬有太宗太贵妃博尔济吉特氏。
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继位时年仅35岁。他上台后,建立了以满族贵族为核心,与蒙汉王公贵族联盟的专制政治体制,改革八旗制度,完成了统一东北的大业。1636年他在沈阳称帝,改国号为大清。1643年八月,52岁的皇太极死于皇城寝宫。
昭陵陵山为人工堆造而成,坐落在今沈阳北郊,号隆业山。因在清盛京城北,俗称北陵。昭陵始建于崇德八年(1643),竣工于顺治八年(1651),康熙、嘉庆年间曾加以增建修缮。
整个陵墓的形制与福陵相似。正红门辟于南面正中,门外为东西下马碑,碑文用五种文字镌刻“亲王以下各等官员至此下马”,以显示陵区的神圣和庄严。两侧有华表、石狮、石牌坊、更衣亭等。更衣亭是清朝皇帝东巡祭祀时换衣、沐浴的地方。
大红门上镶有五彩琉璃蟠龙,门里有石雕华表和6对石兽,雕刻非常精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中石马名为“大白”和“小白”,据说是仿照皇太极生前心爱的两匹坐骑雕琢而成,英姿勃发,完全可以和唐太宗昭陵六骏相媲美。神道中央的碑亭内,立有康熙御笔的“大清昭陵神功圣德碑”。
方城和后面的宝城是陵园全部建筑的主体,方城内的隆恩殿是供奉皇太极神主牌位和祭祀的地方,庄严肃穆。在明楼内立有“太宗文皇帝之陵”石碑一通。方城四隅建有角楼,把清初城堡式建筑艺术和中国传统陵园建筑风格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宝城中间有半月形的宝顶,就是埋葬皇太极和皇后的地宫,北依隆业山,气势壮观。
昭陵虽建造于平地,但崇楼大殿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风景十分优美。那么昭陵选址于此的原因是什么?
许多清史研究者和民间传说一般都认为,这里是块风水宝地,一些官方志书也采用类此说法。有本叫《盛京通志》的书谈到昭陵的风水:“昭陵处城东北,叠层峦至此,宽平洪敞,辽水右回,浑河左绕,有包罗万象控驭八荒之势。”
《桥山圣纪》说到昭陵风水更是从全局的眼光高屋建瓴,认为昭陵系由福陵“后龙”起伏,转换落脉结局,福昭二陵“同干分支,二陵为一体”,并进而推断昭陵选址的“来龙”出自福陵天柱山的“后龙”。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儿子,昭陵龙脉起自于父陵后龙不仅合乎风水,而且和两人的辈分相合。这种说法认为风水条件决定了昭陵选址。
李凤民先生在《盛京八旗方位之谜》一书中对昭陵选址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按照风水条件要求,昭陵选址还有缺项,如缺陵山、左右护砂、前案册、前照山等,其实这块地方并不是盛京周围最理想的风水宝地。
昭陵之所以要选址这里,与盛京八旗的驻扎方位制度有关。按照八旗制度规定,上自一国之汗,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分隶八旗,按旗分籍。八旗之间,地位等当。国土按八旗分划,各旗有各旗的固定方位,国汗宫殿、王府、百姓庐舍和坟墓阴宅各自建在本旗地界,不允许侵占它旗土地。
如努尔哈赤在沈阳的天命汗宫就修在城内的北侧,原因在于那里是他的旗地。沈阳八旗方位分为砖城八旗和四乡八旗。砖城八旗是指都城至郭城之间的地方,四乡八旗是指郭之外的山川。砖城八旗方位是北向为正白、正蓝两旗,东向为正红、镶红两旗,南向为镶黄、镶蓝两旗,西向为镶白、正黄两旗。
四乡八旗方位是北向为镶白、正黄两旗,东向为正白、正蓝两旗,南向为正红、镶红两旗,西向为镶蓝、镶黄两旗。他们的划分主要以盛京至铁岭、抚顺、辽阳、新民大道为界。皇太极本旗为正黄旗,昭陵陵址恰在盛京至铁岭大道以西的正黄旗界。这说明昭陵选址的首要条件是在正黄旗界内,然后在旗界范围内选择相对来说风水条件较好的地方,因此昭陵风水有一些不如意的现象就在所难免了。
如此说来,选陵的先决条件仍是风水,但还有个附加条件就是必须在自己的旗地之内。是否确实如此,仍有待于历史学家们的详细考证。
据《清实录》记载,皇太极死后的第二天(崇德十年八月初十)就奉移崇政殿入殓,同时选择陵址起造享殿。九月二十一日奉移享殿安放。顺治元年(1644)八月九日皇太极死后一周年进行火化,定陵名曰昭陵。顺治及皇太后率众人“诣宝宫前举哀毕,跪献三爵,行三叩头礼。内大臣辅国将军锡翰等奉宝宫由中阶,升陵殿,奉安于地宫”。顺治七年,孝端文皇后与太宗合葬。顺治八年,封陵山曰隆业山。因此一般认为皇太极的骨灰在顺治元年奉安进了地宫。
有人提出了疑问,认为上面记述的奉安年代并不合乎史实。清代皇帝和皇后陵要随葬册宝,而根据《清世祖实录》,这年的十二月庚午才恭上“太宗文皇帝册宝于昭陵”,“昭陵香宝一颗、香册一本至盛京”。
太宗入葬时间在这年八月,而数月之后册宝才进入地宫,显然册宝是无法入葬的,所以实际上太宗入葬的时间与《清实录》是不相符合的。其次,孝端文皇后于顺治六年(1649)四月崩于燕京,第二年二月“梓宫发引”盛京,二月二十六日葬入昭陵。
《世祖实录》说“奉梓宫于昭陵殿内之右”,而并未称其葬入地宫。太宗与孝端皇后既已合葬,孝端皇后葬在享殿,太宗亦应葬在享殿内。第三,顺治九年(1652),礼部指出“福陵、昭陵俱在享殿之内,应照常于享殿内致祭”。皇太极于顺治元年已经火化,所以祭祀时面对的是他的骨灰(宝宫),而其时仅仅葬在享殿,可知太宗宝宫未葬入地下。
那么顺治七年太宗和皇后合葬时是否打开了地宫?很多人根据《清实录》相信太宗已入葬地宫,因而认为孝端文皇后与太宗合葬时是打开地宫的。明清陵寝制度规定,皇后先于皇帝崩,要待皇帝晏驾时与之合葬;皇后死在皇帝之后者,要单独建皇后陵。
而孝端文皇后的葬法与这些都不同,有关专家认为这是一个特例。不同意者认为,太宗宝宫还没有入地,哪里来打开地宫的戏剧性情节?这纯属子虚乌有。
昭陵地宫的建造和太宗入葬究竟是在什么时候?有人认为是康熙二年(1663)。《清圣祖实录》中,这年九月癸酉有改造昭陵地宫的记载,十二月甲寅又说改造昭陵地宫完成,奉安太宗文皇帝宝宫,设宝座、神牌于享殿。
这里的改造是首建地宫的隐饰,以前根本不存在地宫,所以就谈不上“改造”。康熙二年太宗的宝宫才奉安地下,而享殿因神去殿空,于是另设宝座、神牌以祭享。《清实录》之所以擅改奉安地宫的原因,主要是为隐讳满族早期把先人骨灰罐置放于室内的陋俗。
入关后,皇帝生前建陵,死后马上葬入地宫,清朝统治者为了掩饰在关外时的陋俗,不得不对《清实录》进行篡改。
一方根据官方的记载得出结论,一方不相信这些记载,但从这些记载中找出蛛丝马迹,自成一家之言,究竟哪个更接近历史事实,尚待更多的专家提出意见。
近代史上被称为“先生”的女性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