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王冠:匈奴文化中的草原瑰宝
匈奴王冠的介绍
金冠通高7.3厘米、带长30厘米、重1394克。由鹰形冠饰、半球形冠顶和冠带组合而成,其上浮雕多处动物纹饰。于1972年在内蒙古杭锦旗阿鲁柴登匈奴墓出土。
鹰顶金冠有“草原瑰宝”之誉,是迄今所发现的唯一的匈奴酋长金冠饰,代表了战国时期我国北方民族贵金属工艺的最高水平。
匈奴王冠的发现
1972年1月11日,内蒙古伊克昭盟(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阿门其日格公社76岁的王美子老人,在阿鲁柴登大队以南4里左右的一个荒凉的大沙窝子里挖土龙骨(古生物化石),由于乱骨较多,在挑拣时发现有不少三棱形铜箭头和一根铁棍。
铁棍的头上还有金片。再继续挖掘,居然发现了古代的金银器物,老人不由得有些惊喜。由于当时天寒地冻很难挖掘,再加上一些迷信观念,老人认为外财不能一人独得。于是他便回村叫上儿子和邻居张哈老、张喜明父子,还有张家亲戚张根保等5人同去挖。那天5人共发掘金器文物重2500克以上,除王美子老人分得较多外,其余的四人均分。
老乡们分到金银器物4天后,便到伊盟杭锦旗人民银行卖了。由于当时还是文革期间,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很差,甚至很多人连什么是文物也不知道。银行也没有把收购的金银器物当成文物向上级汇报,只是鼓励社员尽量发掘,有多少收多少。为了金子的纯度,他们还协助老乡把文物上镶嵌的玛瑙、玉石、松石等嵌物砸下来,使一些珍贵的文物被破坏了。
后来还是银行的一个职员反映到伊蒙文教局,局领导非常重视此事及时反映给了内蒙古文化局。内蒙古文化局立即派内蒙古文物工作队的田广金、李作智前去调查处理。在盟、旗、公社领导的协助下,经过半年的工作,除把银行收购的所有文物追回外,还收回了老乡手里的部分金银器。
为了顺利收回这些文物,队员们还向老乡宣传文物保护的意义,进行深入的思想工作,并且根据本人交出的数量和表现,给予适当的奖励。同时文物队的田广金、李作智及时查看了现场,并做了调查发掘工作。后经调查证明,该处是一群墓地。由于该墓地埋藏较浅,经风沙移动,逐渐风蚀暴露地表,才被破坏。
匈奴王冠的价值
这批极其珍贵的金银器共200多件,是2000年以前匈奴王的遗物,是以鸟、兽纹为主体的各式金饰牌,有虎咬牛、虎吃羊的场面。反映的图案以马、牛、羊、鸟为主,也有虎、狼等。这在我国匈奴族考古史上是很罕见的。
鹰顶金冠饰是这批匈奴遗物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珍品。它由鹰形金冠顶和金冠带两部分组成。冠顶高7.3厘米,冠带长30厘米,周长60厘米,共重1394克。
金冠分为冠顶和冠带。冠饰呈半球体,其上浮雕四只狼和四只盘角羊组成的咬斗图案。在半球体的冠顶上立一展翅欲飞的雄鹰,做俯视状。整个冠饰构成了雄鹰俯视狼羊咬斗的画面。
金冠带由黄金铸成,冠带前部有上下两条。冠带左右两边靠近人耳部分,每条的两端分别做成卧虎、盘角羊和卧马的浮雕图案,其他的主体部分饰绳索纹。
这套金冠饰是迄今为止我国所发现的唯一的“胡冠”。自战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后,胡冠传入中原,将冠上的雄鹰改为赤雉长尾。这种冠饰是武官所服。匈奴王都是能征善战的武将,可见这种鹰形金冠饰应是匈奴王或酋长的冠饰。
金冠饰以我国北方生动逼真的动物形象为装饰题材。冠顶傲立的雄鹰采用圆雕的手法塑动物造型,以夸张的手法极力突出呈内钩状的鹰喙,来表现猛禽的凶猛。除立鹰为圆雕外,其余动物纹均为浮雕图案,动物各部位比例夸张,特征刻画细腻,虎张口露齿,羊巨角盘卷,马低首俯卧,这些动物纹饰既富于写实性,又各具自身的特点,形成鄂尔多斯装饰艺术的特有风格。
整个冠饰展示了雄鹰俯瞰狼羊咬斗的画面,制作方法包括锤揲、镌镂、抽丝、镶嵌等多种工艺,足以代表战国晚期匈奴王室金银工艺的制作技术水平和艺术造诣。金冠饰从艺术构思到制作工艺,都达到了精工娴熟的程度,反映出战国时期匈奴族的手工业生产,除了青铜制作和铁器制造业之外,金银器的制作工艺已相当发达。
各种题材的动物纹,是古代北方草原民族生活实践的结晶,是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所创造出的一种实用艺术。金冠带上的马、羊,正是他们长期饲养的家畜,鹰俯视狼咬羊则生动反映了草原民族的狩猎生活。整个金冠饰充满了浓郁的草原气息,表现了匈奴族勇猛强悍的性格及对英武善猎的崇拜。这种动物纹饰的造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北方草原民族的经济生活和文化艺术。
这件战国时期的鹰顶金冠饰,是匈奴文物最有代表性的稀世珍品,是迄今为止所见的唯一的“胡冠”。它造型奇特,制作精湛,不仅是权力的象征,也是艺术的结晶,堪称匈奴艺术瑰宝。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