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仓巷的由来:包拯与米仓巷的故事
包拯在端州任上时,除了执法如山、廉洁公正,还大办实事、造福一方。包拯一颗为民之心时刻留心着民生疾苦,他曾说过:“民者,国之本也,财用所出,安危所系。”只有一心为民、减轻百姓负担,才能长治久安,利国利民。
包拯出任端州知州时,耳闻目睹到被朝廷派往岭南边远地区的州县级官员大都并不称职。因为中原地方的官员都不愿意去这些偏远之地,所以都是由广南转运使指派当地的人,临时代理担任本应朝廷派遣到各州县的“正官”(这些代理官称摄官)。
有的地方甚至连代理的官员都没有,这对管治边远地区是很不利的。包拯曾经就这个问题向朝廷多次上疏,他在奏章中说“虽然这里地处偏远,但不能轻易任免官员”,“偏远地区的民生困苦很大部分是因为没有好的官员治理”。包拯要求朝廷改善吏治,可以选派德才兼备的人到岭南来任职。这也促使了包拯“治国先治吏”思想的正式形成。.
为了尽快解决官员不够的问题,包拯在端州大力兴文办学。在包拯出知端州之前,端州的历任官员都不很重视百姓的教育开化,没有兴办地方官学,只是在端城附近有零星几家私塾,由大家族聘请老师教育族内子弟,进行一些启蒙教育。
那些官员只是把端州当作重要的军事据点,所以在这里重武而轻文。包拯便召集士绅,筹集银两,在宝月台兴建星岩书院,成为端州历史上第一所公立学校,为端州培养人才,使端州的小孩都可以受到进一步的教育。
包拯还在渡头附近创建宝光寺,祀奉玉皇大帝。因为仁宗皇帝自称是玉皇大帝派下凡间治理天下的,包拯建造这座寺庙,便是为了通过宗教信仰使当地民众服从朝廷管治。包拯还在城西景星坊创建了文昌宫,大力传播中原的儒家文化,教化一方,鼓励读书人走上科举之途为国效力。
前面说过,端州这个地方农业落后,而且西江水患频繁,水利设施又差。每次洪水通过三榕峡后,分成三支倾泻而出:一支经过城南;一支经过南岸、金渡沿宋隆;一支从睦岗经过七星岩。所以,每当洪水季节,端州城郊几乎都会变成“泽国”。
包拯就任端州知府后,察看山川地形,遍访当地士绅,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把前任知府修筑的堤围加固,并将护城堤围继续向西边构筑,一直延伸到龟顶山下。这样,进一步完善了抗洪功能,还大大增加了可耕种的土地。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新增耕地当然成了“官地”。
当时,北岭山下的西江河道已经渐渐变浅淤积,南边河道开始称为“零羊峡”。包拯组织百姓开了沥渠(今称星湖),将西江北边故河道的沥水排走,使今北岭山下七星岩至鼎湖一带变为鱼塘、荷塘、种“大禾”(俗称生须谷,米红色)的塘与水田。开凿渠道排去沥水后,可供耕种的土地又增长了许多。
包拯便将这些新开垦出的田地公开出售,于是,大量的“俚僚渠帅”自动遣散了属下的农奴到端州买地变为封建地主,得到新地再在本地招收佃农耕种,过上了定居式的农耕生活。这样,包拯通过卖“官地”筹集了经费,解决了大量无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还促进了地区的民族融合,居有定所而与汉人已融为一体的“俚僚渠帅”也不会再出来造反。
包拯又从天长县招来会制造铁犁嘴的工匠,教会端州百姓改良耕作工具,减轻了劳动强度,增加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农作物产量。
耕地多了,生产方式改进了,粮食也随着增多。包拯便在今城内中衙巷以东兴建了丰济仓,储存粮食以防备荒年。为了纪念包拯建粮仓,端州人民把丰济仓所在地命名为“米仓巷”。
但是到了南宋祥兴年间(1278~1279)高要县署、县学宫和丰济仓都毁于兵火之中。元代初年,当时的官府在丰济仓及县署原址建广储仓。明宣德十年(1335),恢复丰济仓仓名。康熙年间,为方便运粮将丰济仓迁至城南门内,丰济仓改驻后营守备,从此不再作储存粮食之用。“米仓巷”作为街道名却留存至今。
为了把富余的农产品变为商品,包拯还教当地百姓把生莲藕制成糖莲藕,运到广州销售。为了发展内河航运,包拯创建了新的航运码头。
在包拯的府衙中有一座清心堂,其中一面墙壁上便有包拯写的“明志诗”,这首诗也因此得名《书端州郡斋壁》。包拯在端州践行了他的政治理念:要清心直道,做国家栋梁;要奋发努力,兴利除害造福百姓;要用史籍记录的遗训鞭策自己,留下无愧于后人的政绩。其“清心直道”的品格也随着“米仓巷”流传至今。
武丁是谁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